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齐侯欲以齐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左传·桓公六年》
齐文姜(?-公元前672年),她是春秋时代齐僖公的次女,齐庄姜的侄女,齐宣姜的妹妹。姜家出了三个大美女,最美的就是齐文姜,公认为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
齐僖公养了一对姊妹花,自是爱若珍宝,一心要为她们挑个好夫婿。那时风气开化,女孩子可以自己拿主意。在众多国力雄厚、家财万贯的追求者中,齐文姜偏偏看上了郑国的太子姬忽,于是两人便缔结了婚约。
这本来应该是桩美事。郑国虽小弱,姬忽却是真英雄,为齐国建过功勋。人长得又高大帅气,英雄美人相得益彰!齐文姜从此便安心等着嫁给心上人。
不知道是哪个多嘴的人挑是拨非,姬忽竟然退了婚。事情牵涉齐郑两国,外交辞令自然说得冠冕堂皇。姬忽推说,婚姻应该讲求门当户对,郑国小弱,自己根本配不上齐国的公主,这就是成语“齐大非偶”的由来。
2.奇耻大辱,抑郁寡欢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太子忽轻易拒婚,郑国人简直要恨铁不成钢了。他们甚至写了一首诗,极为浪漫地想像了齐郑联姻的美好场景。
夏末秋初,木槿花开,帅哥美女哟,一起乘车出游。他们一会儿驱车在田野里飞奔,一会儿携手在花丛间漫步。那高贵的女子,像花一样美丽娴雅。她轻盈地走在树下,环佩轻摇,叮咚作响,韵律悠然。
或许,在郑人心中,荒淫到兄妹乱伦的文姜不娶也罢。要是能娶回齐国的长公主,那可是美事一桩,也免得美人落难。可惜这个不知好歹的太子不忠不孝,违背了父亲的意旨自作主张。
不知道,姬忽是担心别人笑他靠女人吃软饭呢,还是担心公主娶回来难侍候。再或者像柳湘莲那样,听说东府里也就石狮子干净,执意要回了定亲的信物。姬忽后来即位,也就是历史上的郑昭公,因为缺乏有力后援,在位九个月就被叛臣杀死。
姬忽到底怎样想的,我们也没法知道了。只是可怜的文姜,心高气傲惯了,受此重挫,久久不能平复。虽不至于像尤三姐那样以死明志,但也整日躲在房中不肯见人。千挑万选被人嫌弃,搁谁也受不了。
3.兄妹乱伦,老父送婚
文姜病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同父异母的姜诸儿自然心疼得很,每天过来看视。虽说姜诸儿是齐国的法定继承人,齐桓公同父异母的哥哥,未来的齐襄公,可他心里也有烦恼。
姜诸儿的爸爸,也就是齐僖公,特别喜欢自己的同母兄弟夷仲年。偏生夷仲年去得早,只留下公孙无知,僖公便把对兄弟的眷顾之情全部放在公孙无知身上。各种待遇都参照太子的标准,而且似乎还更加偏疼一些。嫡亲的儿子反不如侄子,姜诸儿心里自然倍感委屈。
两个失意的人,偏又年貌相当,男的俊朗帅气,女的妩媚娇美。兄妹俩整日里互相慰藉探视,竟然暗生情愫。兄妹乱伦!
他们一开始也被这感情惊呆了,毕竟是在齐国,而不是在埃及。也毕竟不是原始时期,伏羲女娲兄妹成亲。当时的齐国偏于开放,民间多喜自由恋爱,具体参见齐风。可兄妹乱伦这种事,真是突破了所有的底线。
爱情的野火,在两个初陷罗网的兄妹那越燃越旺,他们不顾一切走在一起。仿佛那个调皮的小爱神,蒙上眼睛胡乱射出了一箭。这乱点的鸳鸯谱吓呆了齐僖公。
大女儿被卫宣公糟蹋了,齐僖公心里已经窝了一肚子火。二女儿文姜虽说被郑国太子拒婚,可有大把的好人选等着挑拣。没想到一对儿女做出这样的丑事。
齐僖公下了禁足令,不许二人私下接触。不久,齐僖公为姜诸儿娶了宋国的公主。 又很快把文姜许配给求婚的鲁桓公。按照礼法,本该由兄长姜诸儿送婚。可是为了防止二人旧情复燃,齐僖公只能亲自把女儿送到鲁国成亲。
为了断绝二人的念想,齐僖公还下了一条禁令,齐国出嫁的公主,一概不许再回齐国。倒霉的宣姜真是站着也躺枪,连回娘家诉苦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就在文姜远嫁临行的晚上,他们想方设法传递了情书。姜诸儿在信上写道:“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姜诸儿是感叹伤别,桃花虽美,飘落他国,难再见面。
齐文姜回信说:“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齐文姜是安慰其兄,桃花既美,今虽不折,岂无来日。
公元前709年,文姜被自己的父亲齐僖公送到鲁国,成为鲁桓公的夫人。文姜为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姬同,次子姬季友。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继任齐侯,即历史上的齐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