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模范夫妻,经常公开秀恩爱的何洁、赫子铭离婚了,估计又会有一批吃瓜群众不相信爱情了,或者有打算不婚的男女又多了个理由。实际上,他们两口子不论恩爱美满还是一拍两散,跟大家都没有半毛钱关系,更不需要成为自己生活选择的模板或借鉴,因为那只是个案,只是恰好被你听说了而已。
昨天,跟朋友聊天,提到新闻里报道的一个事件,一个医生为了多收检查费,多开药,故意把病人的病情说严重了,本来没啥事,结果做了一堆检查,吃了一堆没必要的药,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聊着聊着,那个朋友越说越气愤,到后来,就下了一个结论,现在的医生没一个好的,都不可信。完了,这个结论一出,没法聊了。我好奇的是,他是怎么从一个医生不好,得出所有医生都不好的结论的,这个由此及彼跨度实在有点大。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我的家庭里,孩子的爷爷看到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的新闻报道后,心情难以平复,表达出来的观点就是,现在的老师没一个好的,都道德败坏之类的。
俗语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特定群体中的一个人出了问题,整个群体都被否定的情况经常会在人们行为中不知不觉地发生。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就会延伸出很多荒谬的事件。比如,一个班级如果有一个差生,那就全班都是差生;有个男人是杀人犯,那么全世界的男人就都是杀人犯了。显然这种认知模式很不合理。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认知误差呢,而且当事人未必会觉得这种认知的逻辑问题。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认知流程的问题。对医生群体的认知是通过对个别医生的认知取得的。把对一个群体的评价寄托在随机的某个个体身上,这算是偷懒吧。想要了解整片森林,不是去观察这片森林,而是围着某一颗树转圈,然后就草率地得出结论,这很不靠谱。
由于大众传媒传播规律的原因,问题医生的行为更容易被大众获知。接收到问题医生信息之后,就认为医生都是有问题的;接收到医德高尚医生的事迹之后,又会认为医生都是高尚的。这有点像哲学中个体与整体辩证分析逻辑的缺失。
每个群体都由不同特征的个体组成,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群体成员的多样性。每个群体都可以区分出一部分特别符合大众预期的,也可以区分出不符合大众预期的,把个体同质化看待,是偷懒或者说无知的表现。
二是认知模式的问题。对特定群体的印象设定一个预期,比如,医生应该都是救死扶伤的,教师应该都是教书育人的,一旦发现有跟这个预期不一样的,就反应强烈,全盘否定之前的预设印象。
有些人对骗子深恶痛绝,并不是因为他们社会觉悟高,而是因为他们被骗过。这还不止,他们可能自己不会去骗人,就设定了一个预期,别人都不应该骗他,这样的话,一旦被骗,不止财物有损失,可能价值观都会一起被偷。
同样的认知模式放到情感生活或者亲密关系中,也会出现一些认知误差,只是这些误差不容易被觉察,有的还会大行其道。
比如,一个女生被男朋友抛弃分手了,会觉得这世界的男的都不是好东西,或者对感情没了信心,再也不相信爱情之类的。这就是把对异性的整体认知建立在某一个异性个体身上,或者对异性伴侣的心理预期太过于理想化造成的。
娱乐圈有很多八卦情感事件发生,很多吃瓜男女喜欢对照评论。当某对当红CP结束恋爱长跑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一窝蜂地表示相信爱情;当某个好男人被揭发出轨事件的时候,又一窝蜂地表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而且这样的变化不断循环,真是善变的地球人呀。我知道,这样的评论表态可能只是吃瓜群众的情绪发泄或者自我娱乐,但依然可以看出认知模式的不稳定。
最近几年,城市家庭的离婚率持续走高,于是,就开始出现了离婚率这么高,结婚还有什么意义的论调。这个逻辑也很扯淡,每个人的婚姻都不一样,别人的离婚更不可能作为自己婚姻走向的参照。相反,离婚率高应该可以作为自己婚姻关系的提醒和警示,更加关注自己的亲密关系,更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
我不反对离婚。如果婚姻关系出现不可调和的问题,离婚确实是必要的,这时候持续走高的离婚率确实可以跟人增加做决定的勇气,也减少需要承担的社会压力。
我也不反对不婚。结婚这件事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只是离婚率高不应该成为不婚的理由,因为这个理由太敷衍了。不论离婚率多高,婚姻都会是持续和婚姻共存的情况,以那个结果作为参照都是自己的选择,事实上,这两个选项都不应是自我婚姻的模板,每个婚姻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
之所以会担心离婚,为了避免离婚选择不婚,还因为给婚姻设定的蓝图太完美,认为婚姻应该是天荒地老、白头到老的。其实,不合理的预期设定才是走向离婚的主要原因,预期太高,容易被现实打败。
因为离婚率高,就不敢拥有婚姻,实质是对婚姻预期太高,无法接受理想中的婚姻破裂。一段婚姻的未来走向有很多种可能,如果把离婚作为其中的一个选项,往往可以把婚姻经营的更好。这就好比打了一针疫苗,就可以免疫了。
如果打算结婚,先来打一针离婚疫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