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丫丫
晚饭时间,我忙着将煮好的饭菜摆上餐桌。女儿二话不说,拿起筷子不停地夹菜往嘴里送。
“把筷子放下!”黄先生冷不丁地冒出这句话,语气已显不悦。
女儿用上平时撒娇的本领,嘟着小嘴说:“可是我饿了嘛。”
谁知黄先生并不买帐。
孩子明显委屈了,眼看泪水就要飙出来。她不明白一向好脾气的爸爸为什么突然这么生气。
公公婆婆闻讯走来,摸了摸女儿的头,爱怜地说:“饿了咱就吃,爷爷奶奶陪你一起。”并用眼神瞄了下黄先生,示意他不能太凶。
黄先生走近女儿身边,语气略有缓和:“知道为什么爸爸不让你先吃吗?”
女儿眨着一双泪眼,摇了摇头。
黄先生接着说:“家里有爷爷奶奶,吃饭时候应该先请长辈动筷,这是礼仪,是尊重。你还能帮助妈妈先将碗筷摆好,是不是?还有你刚才拿着筷子挑菜,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面,都是不被喜欢的,明白吗?”
小孩子可真好哄,一下子就忘了之前的不愉快,好奇地问:“哦,是因为不可以挑食吗?”
“挑菜,就是用筷子不停地翻动菜肴,这个行为可是会影响别人食欲的。还有呀,夹菜时候要注意,菜汁尽量别滴到其他食物里或者餐桌上呀。”黄先生用手指了指女儿刚刚馋嘴时留下的大片痕迹。
“那是因为我还小呀,这筷子我还拿不好哩。”女儿总是理由多多。
“是啊,你还小,这筷子的文化你还有得学呢”
“啊,不是吧,这筷子也有文化的吗?”
“那当然,你别以为它只是两根木棒,用餐可有讲究啦。”
黄先生跟孩子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筷子,我却没有插上一句话,因为我的思绪已不知不觉渐渐飞出好远,好远……
当年的我,年纪与女儿一般大小,也是因为一双筷子,在餐桌上,爸爸一边厉声喝道:“有谁像你这样拿筷子的,你这手势不对,不是让你握着拳头!”
一边不厌其烦比划手里的筷子:“你看,右手执筷,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中上端,不可以太高也不能太低,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切记食指不能伸出来……”
其实,这不是爸爸第一次训我了。他也曾手把手教我怎么拿筷子,可我还是没能学会。一来二去,爸爸逐渐失去了耐心,以为我存心和他对着干。
事实上是我笨,学了好几次还是不上手,怎么拿怎么别扭。于是我就放弃了,索性按自己舒服的手势,反正能夹到菜就行。
没想到的是,平日里不拘小节的爸爸会在一双筷子上这么坚持,非让我改正,一次又一次!
学不会,我也挺挫败。干脆丢了筷子,以汤勺代之。谁料爸爸更生气:“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汤勺是舀汤的,你要夹菜必须得用筷子!”
“可是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到底是要怎样!”我也没好口气呢。
爸爸又开始了:“你看看我是怎么拿的……”
他在等我回应,这一次,我却连正眼都没瞧过去。空气似乎凝结了。
“身为中国人连筷子都拿不好,出门是要被笑话的,学不会你就不要吃饭!”爸爸几乎是用吼的。
“不吃就不吃!”我也犟,筷子一甩后转身离开了饭桌,哪管你中国人外国人。
后来是怎样顺利使用筷子好好吃饭我也记不清了,大概是在爸爸鞭策下熟能生巧了吧。但是筷子在我记忆中却又那样清晰,因为它曾无数次与我较量。幼时的我,真心对它喜欢不起来。
之后,我才慢慢读懂爸爸那句话的深刻含义——身为中国人连筷子都拿不好,出门是会被笑话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筷子文化便是其一。在古代,筷子的取材来自大自然,用竹子做成的它,既环保又优雅,不同于西方人舞刀弄叉的张狂,我们用筷子温文尔雅地取食更显得内敛含蓄。
小小的一双筷子,除了正确执筷外,在餐桌上也有讲究。
筷子一定置于饭碗的右侧,起筷得等大人或客人,并且尽量夹靠近自己的菜肴;吃饭时候,如果筷子叩击碗盘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也是禁忌呢,大人会说,这是乞丐的动作;
用餐时筷子指着别人更是不礼貌的行为,也不能含在口中吸吮;有人为图方便,喝汤时将筷子握在手中,殊不知这会给人不懂规矩的印象。我们进餐,一手中应该用筷不用勺,用勺不用筷,吃得从容文雅……
礼仪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形象,更是体现出了家教以及各方面的教养。说话的时候体现不了太多的差异,但是在吃饭时却能够不经意间流露出许多的问题。
如今,宴请或聚餐频繁,而用筷成为人们展示礼仪风范的窗口。筷起筷落间,时常不知不觉透露一个人的礼仪修养。
往小了说关乎个人修养,往大了说是家风,甚至国风。
筷子虽然普通,但它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符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渗透在生活每一个角落,承载着美味。我们围在一起文明用餐,与家人朋友共享幸福美妙的时光。
“妈妈,你做的饭菜可真好吃,我吃得好饱哦。”女儿用她手中的筷子满足地完成了晚饭,还将它整齐码置好才离开了餐桌。
想起孩子第一次拿筷子,是我手把手教会,教她时脑海中总是不自觉的浮现爸爸在饭桌上的谆谆教导,字字句句,始终没忘。才知道,筷子情结在潜移默化中已是一种传承啊!
齐悦社群二营一班
齐帆齐写作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