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我要如何重新养育自己?

我们先从信念开始,一个信念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叫小美,她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分手了。母亲是个未婚少女,所以她是姥姥带大的。但是姥姥可不懂什么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哲就用藤条惩罚小美。在小美九岁的时候,她遭到了表兄的性侵,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段不敢反抗又不敢告状的经历给了他巨大的阴影,她在13岁就离家出走了,而在14岁那年,她产下一个孩子,但是由于太过早产,孩子没多久就去世。抽烟、喝酒、吸毒、滥交,小美的青春期就是这么度过的。到了这一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原生家庭的不幸造成了下一代的不幸的故事。

后来小美怎么样了?我们先来想想遭受这么多童年不幸的小美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呢?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

心理学界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未来这个概念应该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描写了人和人在认知上最根本的差别,这个概念叫做原始世界信念。

原始世界信念就是你内心最直觉的认为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好的还是坏,危险的还是安全的,有趣的还是无聊的等等。而这个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跟世界的互动方式和你的生活决策,而且还强烈影响你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这个学说的带头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杰里米·克利夫顿。他牵头组织了一支跨国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花了五年时间在不同的领域寻找人们对世界基本看法到底有哪些。他们分析了经典小说、宗教教义、电影演讲,包括社交媒体上的各种说法,把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分门别类,总结出了26个类别。

这些类别又可以大致归为三个问题,第一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第二世界是精彩的还是无趣的?第三世界是活的在跟你互动的,还是机械的没有目的的?

总结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就是想发掘这种原始信念跟人的行为取向、心理健康程度、性格养成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结果发现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安全的,你会更合群,更加信任他人,精神上也会更加的放松。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危险的那你会更加谨小慎微,不太愿意跟人交往。如果你相信世界很精彩,那你也会更有好奇心和感恩心,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出生,幸福感也更强。如果你觉得世界是活的,对你是有所期待的那就会像某些宗教人士眼中的世界,到处都有灵气,你可能更有一种目的感或者意义感。而如果你觉得世界是机械的话,就可能没有那么主动的去做什么特别的事儿,心态也会不一样。这么一说,你可能会觉得持有前一种信念更好,那后一种可能就完了。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里的原始指的是一种本能的直觉的,没有对或者错。如果觉得世界是危险的,而这个世界正好就在战争时期,或者在遭遇某种社会危机,那这时候就很有用,只不过现在情境不一样的罢了。

而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往往并不是人的经历决定了世界观,而是人们在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解释自己的经历。我们就像是海豚发出声呐波那样,先给出一个预测,然后和现实互动,最后再调整预测。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个原始世界信念的预测编码又是怎么来的呢?

相关的研究都还在进行当中,其中有一个研究结论很有意思。我这么来说,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灌输说这个世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等。但是他们这么做真的会让孩子未来变得更好吗?答案是不会。

克里夫顿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从小就认为世界很危险的人,长大以后更不可能成功,健康状况更差,抑郁症的比例更高,对生活更不满意,更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总是在规避风险,可得到的却是更多痛苦。另外有研究发现,相信世界很危险的成年人对他人的容忍度更低,在政治上更容易非黑即白,他们更加偏执,容易二极管。这些人的父母其实是希望他们安全,可是灌输危险信念的实际效果却是缺乏安全感。

回到小美的故事,她的童年虽然有创伤有不幸,但是家庭似乎没有向她灌输这些信念。有趣的是小美即使是穷困潦倒,也从未害怕自己会没有钱。关于金钱和自我价值的认知,她一直都在思考。一边打零工,一边努力读书考上大学,主修的是演讲和戏剧,大一的时候拿到了电视台的聘书。而她的真名也不叫小美,而是奥普拉,第一位黑人脱口秀女主持人。

当然了,后来她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她一直被人说长得丑,一直自己减肥也没有成功,舆论对她的怀疑和争议也从来都没有消停过。但当有人问到她的失败经验的时候,她只是说,我不断提醒自己,世间并不存在失败,那不过是生活想让我们换个方向走走罢了。只是当你在人生的低谷时,那看起来像是失败。

如果你察觉到自己可能也被灌输了某种信念,那么这份觉察可能就是改变的开始。你可以打开Myprimals.com自己去试试看。

一个思维

前面我们讲了我们如何看这个世界,那现在我们再讲讲我们如何看我自己。

小帅从小就非常调皮,学校的成绩也是一塌糊涂,好几门课都是不及格。他的老师曾经认为他是很不适合学习的,同学们笑他是呆子。他的父亲也曾因为他的成绩差而感到很失望,终其一生他的最高文凭也只有初中学历。那么关键的来了,小帅他如何看待他自己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设想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位学习非常努力,每天自习到深夜。另一位不怎么去上课,每到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复习。但是最终他们两个成绩都差不多,都还挺好的。那请问你第一反应更想成为他们两个中的哪一个呢?A努力的那个,B不努力的那个。

就和之前的原始世界信念一样,你的这个问题里的第一反应也是一种原始的预测编码。这里不涉及到对与错,而是一种对自我的觉知,觉知就是改变的开始。

不瞒你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是不努力的。因为我从小就被人夸聪明,但其实我并不聪明,但是我却因为这样的夸赞变得非常想要证明自己聪明。我的努力不是用来让自己真的变聪明,而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不聪明,而这让我的人生走了很多弯路。

直到我看到了这个实验,实验的主理人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卡罗尔·德维克,他就邀请了一批小学生来做智力题。首先是做了一套特别容易的,结果每个孩子都答得不错。

实验者对其中第一组孩子说你做的真棒,你真聪明。对第二组说你做的真棒,你一定很努力。还有第三组,就只是说你做的真棒,没有评论了。那组就是对照组。

然后有趣的事情来了,当孩子们被问到,接下来我们再来一道题,你是要选那种比较难但是又可以学到东西的,还是比较简单但可以拿高分的呢?结果发现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可能选择简单的题,因为他们希望别人觉得我聪明。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可能会选择难题,因为他们觉得成绩不重要,做难题才是努力。

再下一步实验者又给了孩子一套非常难的题。这次每个人都答的一塌糊涂,是一个很大的挫败。这时候再去问小孩,这道题你觉得怎么样?

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说这些题不好玩,我不喜欢。那问他愿不愿意带回去呢?不愿意带回去。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比较多的就会,这还挺好玩的,我喜欢。问他愿不愿意带回去呢?可以带回去,再琢磨琢磨。

最后实验者再给他们了一套正常难度的题,结果发现被夸聪明的孩子这次的成绩变差了,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普遍成绩都变好了。

而在另外一个研究当中,也是这三组孩子,其中被夸聪明的孩子还更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成绩撒谎。他们会说这道题我以前是做出来过的,但是我今天是想不起来了。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成绩如实做出反应,如果错了就是错了。你看当初夸聪明还是夸努力,就这么一句话竟然能引起后面这么大的一个差异。

那为什么呢?德维克教授说,这是因为对于智力,人们经常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一种叫成长型思维,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可以一直成长的。另一种是固定性思维,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大部分都已经是先天决定好的,基本上是固定不变了。

而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分水岭,可能仅仅只是在一念之间。

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某种身份认同而努力,那么你就把自己给限制住了。你变得偶像包袱太重重到不敢犯错,因为犯错你的偶像人设就崩塌了。所以你是不能犯错的,而不能犯错也就意味着你不会进步了。

但如果你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那我就只剩下一个方向,就是向上。那你就敢折腾,敢犯错,把困难当做是挑战。因为所有的这些折腾和挫败都只是你成长的养料罢了。

回到小帅的故事,他其实也并不叫小帅,他叫华罗庚。因为没钱读高中,他只好到上海去学会计。可是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实在太高,连会计他也都辍学了,回到老家去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从老师那里借书来看,忙里偷闲自学数学,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自己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的数学课程。

然后他开始向杂志社投稿,但是这些稿件全部都被退回来了。因为他写的那些问题,基本人家国外的专家都已经证明过了。你看你还以为你是原创,那结果只不过是人家的重复。

不过华罗庚没有偶像包袱,他反而因此信心倍增。他说,我写这些稿子的时候,并没有看过前代数学家的思路,那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他就这样不断的写,不断的投稿,不断的被退回,也不断的去创造新的答案。

直到有一天,他的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主任看到了,对方还以为是哪个留学生或者是教授写的,还得补充一点,就是当下的文化氛围中,我们对努力这个词的认识多少有一点进入了死胡同,觉得是那种死读书死磕,用功又没有成果的人。

如果是一个中国孩子被夸努力,他更有可能是觉得对方是在安慰他,而这不是德维克那个实验里本来的含义。所以德维克实验中对于努力这个词的翻译,不如变成我觉得你很会想办法,很愿意动脑筋,这样更好。

而如果要更深一步去挖掘努力的真正含义,我们还需要进入成长性思维的深水区。

一个天坑

再来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老白。他从小刻苦读书,结果因为只会死记硬背,写出来的东西文理欠通,不仅六次科举落榜,还让人给玄牌批责,这相当于是获得了科举界的金酸莓奖。

后来他好不容易当上官了,人家当官是为了升官发财,他却是为了做圣人。那一看这个画风,在官场界就活不过三集。

果然他一直仗义执言,觉得官场同事们,你们怎么能那么腐朽?干脆就绕开同事向皇帝要权力。一开始皇帝看这个人不错,好不容易有这种忠诚,要重用,结果老白说皇帝你也有问题,你也得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老白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努力的人,但这个版本的老白还没有悟透努力的真实含义。

努力不是一根筋的用功,不会复盘,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低水平的重复。高级的努力是一种会复盘的努力,而这就需要有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模式,叫做策略思维模式。

所谓策略思维模式,是一种引导自己寻求策略的思维习惯,这是一种元认知能力。你要经常自己审视自己,特别是审视自己的当前策略。比如为了考试刷数学题,那你做着做着就会问自己,那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做的更好呢?我是每天刷20道题效果好还是30道题效果好?我是刷同一类型的题效果好,还是不同的类型混合刷效果好?又比如你切个菜,你会想我是竖切还是横切更入味呢?我是直接切切的更快,还是先磨刀再切切得更快呢?说白了就是你对方法有一种格外的敏感,而从来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提出这个策略思维模式概念的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者帕特里夏·陈。他的团队测量了不同类型受试者的策略思维模式的一个分数。结果发现那些分数比较高的大学生,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面,的确是比其他学生尝试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期末的成绩也的确更高。

而且为了把这个策略思维模式和制造很多策略这两者的效果给区分开,研究者们特意设计了一个没人擅长的实验项目,就是把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这事儿大家以前都没做过,但是结果显示有策略思维模式的人就更愿意去尝试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效果也更好。

而好消息是策略思维模式是一种可以被培养的习惯,这样的人不管干什么都会想想策略,而正是这点让他们避开了努力的大坑,成为了更高级的成长者。

让我们回到老白的故事,此时的他已经是一文不名,而年纪却已经接近50了。就在这时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策略,他翻出了自己以往的书信,开始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学习了更多不同的思想,还写信给别人,让别人好好骂骂自己。

而其中有个老同事就骂醒了他,老同事说,你知道办事儿得靠老百姓啊,不能让老百姓恨你啊。但是你怎么就不知道要让官员也不恨你才行?你看你自己,你筹钱,你抽税,都是踢开了官员,你自己办事儿,你这怎么可能长久?怎么可能行得通?你看这位老同事,这说白了不就是让老白受贿吗?那咱老白这可是要做圣人的这弯他能拐的过来吗?还拐过来了,而且还拐得特别彻底。

有一次他要去户部报销3000万两白银,而按照当时的潜规则,这笔报销是要给办事人40万2回扣的。后来老白就把这个价格谈到了八万两。可是结果当时的政府首脑认为,战争刚刚结束,那要与民休息,这笔钱你干脆不要报销了。这领导您这大手一挥,潇潇洒洒,那底下的人的财路那不就断了吗?但这一次,老板说,说好的给8万两,还是要给。于是就从自己的小金库里硬是凑出了8万两给人家办事的。

其实他的做法你现在看其实很好理解。那这些办事的人,地位虽然很低,但是权力大。你这次失信于人,以后再找他们办事就很难了。

说到这里,你应该能猜出老白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曾国藩。他的人生啊是一个不断被毒打,不断换策略的过程。我们很喜欢说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但是策略思维模式却说跌倒了不一定要原地爬起来,你可以原地趴下,换个地方再爬起来。

今天我们讲了原始世界信念,它是你成长的天花板,讲了成长性思维,它是你成长的发动机,还讲了策略思维模式,它是你成长的方向盘。

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曾经说,我们的大脑里普遍有三个人,传教士、检察官和政客。这三个身份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维护你原本的观念。

假如你发现自己原来的观念错了,你可能先启动传教士模式,向别人宣扬自己的观念。那假如有人质疑你,你可能会启动检察官模式,通过搜集证据来证明对方是错的。那假如别人对你的观点没感觉,那你可能会启动政客模式,向政客争取选票一般去争取别人的认可。

如果把这三个身份加在一起,我们就只会继续强化我们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不断重复。因此他说我们还需要一个身份,这个身份就是科学家,科学家知道自己持有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一等待检验的假说。我们的每一个做法都是一个对于假说的实验。说白了就是不要让你的想法成为你身份的一部分,让你始终能够脱去偶像包袱,对世界保持好奇,对自己保持诚实。因为你自己永远是那个最好骗的。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睡前回答一个问题,今天我在哪件事上转变了策略?或者今天我有哪件事我可以试着转变策略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