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这个名词一直被提及,但是这些受害者却从未被真正记起过。
1932年到1945年间,在中国就有超过20万无辜女性同胞惨遭日寇蹂躏,有的女性同胞被当场杀害,有的女性同胞被迫成为“慰安妇”。有关于她们的恐怖遭遇,想必你也有所听闻。
现在回想,电影《南京南京》上映距今已经有八年之久(2009年4月22日全国公映)。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当时日寇的禽兽行径,其中就包括中国女性被迫成为慰安妇,然后被蹂躏致死。她们的尸体被放进板车里,然后被丢弃,被焚烧,被掩埋。
能在如此残酷残忍的坏境中幸存,那是何等的不易。
时间匆匆到了2012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幸存的慰安妇仅剩32人。
这一年,四川80后导演郭柯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慰安妇”韦绍兰老人的文章《一个“慰安妇”生下的日本孩子》,他很受触动,于是他决定以纪录片的形式,将90岁“慰安妇”老人韦绍兰和她那个“鬼子的孩子”的故事记录下来。
于是就有了这段45分钟的纪录片,希望你可以看看阿婆:
https://v.qq.com/x/page/j053717td6k.html
短短45分钟的影片,郭柯用最平常的手法记录了一个中国普通老人的晚年生活,一切都是生活化,琐碎简单。
影片并没有刻意的描述阿婆所遭受的苦难,一切都是平铺直叙,却是那么的揪心。
阿婆想必早已跟曾经的苦难和解了,大概很少有人能持续愤怒70年,最终一切都会归于平静,归于生活。阿婆说自己是最苦的人,
但是她却不想死,她说:
一直遭苦难的奶奶,却是最热爱这世界的人。
然而,岁月无情。这群深受苦难的奶奶们,最终还是一个接一个离去,她们一生也没等到日本政府的道歉。与此相反,日本政府至今也拒绝承认“慰安妇”历史。
面对老人陆续离世的情况,为了尽可能的记录这段真实的历史,郭柯从2014年1月1日开始,一个又一个拜访幸存的老人,展开了“抢救式记录”。
郭柯说,“拍完《三十二》后,就想着拍这个群体,当时自己完全像一位孙子辈的后辈一般,完完全全是想帮奶奶们做一些事”。
于是,就有了纪录片《二十二》。
因为当时全国在世的“慰安妇”只剩下22位老人,所以电影名就定为了《二十二》。
在整部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他没有用剧情电影导演的本能去积累矛盾冲突,引发激烈情感,而是将镜头放长,客观、人性、平实地捕捉老人的生活状态。
这种拍摄手法在豆瓣影评也被网友吐槽:
但是郭柯有自己的坚持,他说,
“走不出这段历史的是我们,而不是老人。跟老人去相处一段时间,当问题问出看到老人们的眼睛的一瞬间,我想你的选择会和我一样,你不会多问了,你只是一个晚辈,你不是什么导演。当我把他们当作我的亲人看待,我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将所有镜头拉长,给观众一个机会深情的看看她们,去体会老人的生活环境和她的心情。”
正如一个影评说的:
为了让这段历史让更多人知晓,2016年底,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在腾讯公益开放平台发起“唤醒慰安妇历史记忆”项目,目标筹款100万元,募集时间56天。
最终,获得28803人支持,筹款1000467.23元,解决了剧组燃眉之急。
反思一下,在这个“娱乐至上”的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眼球经济”层出不穷,而一段最需要一个民族铭记的历史,却需要通过众筹来将其搬上荧幕。它让国民真切感知到,还有一群老人曾经受尽磨难,现在虽然已经云淡风轻,与过去和解。但是她们不应该被遗忘,历史没有善待老人们,她们应该得到日本政府的歉意。
她们在等待日本的道歉,日本却在等她们死去。
而黄有良奶奶也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幸存者。
岁月无情,终有一天,老人家们都会离去。而按照现代人的属性,很快就会将她们忘记,而这段惨无人道的历史可能只会活在历史书里。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没有血光淋漓的战争;有的,只是适度的靠近,真诚的交流和静静的聆听。
历史应该被铭记,而不是仇恨。
然而这样一部意义非凡的电影,一开始在影院的排片率却低的可怜,如今由于媒体的宣传,排片率相应好了很多。然而还有很多城市依然没有排片。
毕竟,类似于《战狼2》这种现象级黑马电影才有更高的票房号召力,也能让电影院有更多的收益。
票房虽然第二,但是排片率依然很低
一位网友这样说,
如果你有空,可以买张电影票去看看奶奶们,像一个乖乖的孙辈一样凝望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