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社会调查老师上课,提到自己任课、调研一年多没有好好看本书了,顺口问我们什么情况,一片寂静……随即说我们趁还大二去看看书吧,不是说老师布置课题你们去查资料就叫看了书,也不是说只选择性的看了一部分就叫看书,真正的看书是不带任何目的的。这番话说完引起我对读书这个问题的思考。
2.开始写文以来,我承认,之前这些文章,一半走心一半纯属啃书来的干货,有的甚至还像高中应试作文,写出来不光阅读量不高,自己也觉得打脸,可是那辛辛苦苦打出来的上千字却着实不舍,只好发表。说实话,我不属于对写作有才情的,期望着读书能帮自己也写出热文。只是我理解的读书就是你确定好了要写某个话题,然后去翻书看看作者们都是怎么写的,然后把他们的观点整理整理就写成了一篇文章,干干巴巴,人家举的例子再举一个类似的,老觉得是偷来的文字,毫无个人特色可言。
3.前段时间就在思考,要不要在自己这写文的初级阶段偷个懒什么的,多“拆书”,多出干货,等以后积累了关注度再写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经历,可是,当我看到《季羡林谈人生》中李老先生提到的“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这句话,顿感自己还是少点干货多点走心算了,就我自己作为一个读者而言,还是喜欢通过一篇文章看到作者自身的故事,看看别人的生活,感悟感悟自己的生活,通过看诸多人的诸多文章来发现有吸引自己的特质的人,让人明白:有人跟你有一样的烦恼,有人跟你有无二的目标,所以啊,你不是一个人。
4.再谈回读书,当老师问你们有多长时间没完整的读过一本书了的时候,很惭愧,别说不带目的的读了,就是带着目的去读也没有完整的读过几本,往往最后看与所写主题不符就舍弃了,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可是人家后面还说了,有时候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会尤为重要,这样的后果就是断章取义。这样读书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把读书的范围局限到了实用书籍,因为只有它们能拆成干货,像一些经典小说、散文之类的倒舍弃了。
5.那认真的无目的的看本书会带来哪些好处呢?回想自己的经历,那般读书是在小学和初中,小学时期书少,记忆力看的书都是学校发的每学期一本厚厚的课外阅读,因为自己一个房间怕黑便把每学期发的课外阅读摞在床头,看着看着迷迷糊糊想着故事睡了也就没时间害怕了,这一招当时非常管用。后来上了初中,就不只是那些一篇一篇的文章了,名著选读给了我看一整本连贯的书的机会,也是机缘巧合,暑假打雷,把家里电视机弄坏了,爸妈忙,没时间找人修,正是《一起来看流星雨》热播的时候,看不成电视的我只能捧着名著度过这炎炎夏日,什么《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看的如痴如醉,至今还记得汤姆午夜跟着坏人等一系列场景,很是过瘾。那时候看书真是只为看书,看完之后能让你脑补一个个镜头并长久铭记,这大概就是最大的好处了吧,与其说好处,不去说是享受。现在手机、电脑不离身的情景,真无法塑造一个静下心看书的氛围,人也明显注意力不够用,这一点在上课时体验的尤为深刻,上大学后注意力集中明显较以前下降很多,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会越来越浮躁,干什么都没耐心。
6.为了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我打算重新捡起初中看书的劲头,看一本就一本,细细把它读完,读完后可以写写感悟以及与作者的共鸣,或是记记比较新颖的遣词造句方式,以此来让自己静心。都说读书好,那就开始行动吧,少查些资料,多看些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