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
其实在网络上写东西有一段时间了。
2004年,博客最流行时候,卤煮正直高中,身为学霸,唯一嗜好就是周五晚趴在网上写博客(周六尼玛还得去学校补课!)。当时真是个美好时代,吐吐槽,写写电影和音乐,一堆乱七八糟诡异的东西,短时间就能在blogcn上积累好几万阅读量。当时一大嗜好就是自恋地追踪那些看了我文章的神经病,然后勾搭之。
后来博客一个接一个倒了,从blogcn搬家到blogbus,人懒了,也写得少了,用户名和密码忘了。
开始逛天涯(大年三十的艳照门照片、10月份的奇葩小月月还是很经典的全民八卦事件)、猫扑,ChinaRen,脑残明星贴吧(谁的青春没脑残粉过!)。
那时百度还能随意自己开贴吧做吧主,只要能开辟出新的话题,真是完美时代哇。印象中自己好像开过跟“话梅”有关的贴吧(不知咋想的),结果可想而知,没帖可写。。。。
后来一夜之间,像黑洞一样,似乎可无限挖掘的百度贴吧全被河蟹。包括那时最火的les和gay吧(楼主是直的,只是猎奇心很重很重),也一夜之间全被和谐,洗血。
再到后来,微博、微信起来。原创和兴趣之外,【软文】来了。那时卤煮已读大学,陆陆续续帮人码过一些没节操的东西。
(二)从low到沉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互联网的印象一直一个字——low!
互联网兴起的时候确实如此,很多人都对它持不屑态度——内容太浅、文笔差(各种小说网),门户总是弹出博眼球的裸女猎奇图片(虽然我总也忍不住点开),论坛里水军总有撕不烂的逼……消遣可以,要说营养,怎么都无法代替传统深度报道和文字。
现在回头看,互联网面目越来越丰富了,它在迅速地自我修正和自我充实!
互联网上的内容,可大致分成两种。
一种是从传统媒体沿袭过来的内容。这其中一方面是传统媒体人转移到互联网,带来的延续生产。这批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深度,影响到了互联网的创作。另一方面是传播介质的自然升级。纸质的东西正在大批直接转移嫁接到互联网平台上(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
纸质书灭亡,其实是个伪命题。内容永不会死,只不过介质从纸质变成了kindle或pad或手机而已,你读的还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子。现代人从纸质书到kindle,到pad,就像古代人从竹简到纸质书一样。
未来,我的曾曾曾曾曾孙,如果知道ta的太太太太太姥姥小时候扛着重达十几斤书包上学,应该会觉得昂不利吻啵!
互联网另一部分内容,就是它的亲生崽子了。这一部分东西,带有互联网自己的属性——短平快和社交属性。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冰火两重天里,衍生出很多形态的产物。既有内容(比如神转折软文,常把经典的历史和艺术故事化、浅显化,可视为一种变异),也有媒体(如界面、澎湃等这种非传统门户的资讯类媒体,既有严肃内容,也携带很多交互性功能)。
像知乎、在行等等,个人觉得更属互联网DNA的产物,形式感比内容更强,根植于互联网本身的经济法则(和工业时代的经济法则有很大的差异,这又是一个更深的坑,学海无涯。。)
总而言之,现在的互联网,早不再是10年前的互联网。它成为了娱乐和深度阅读的共同体,包裹了我们90%以上的阅读和知识来源。
(三)暖心大叔还是阴暗婊砸
其实,卤煮喜欢互联网,倒不是理性层面的,而是感性上的。
俺嚼着互联网是民主的地儿,有一丢丢像巴赫金笔下的狂欢意味,回归到了以前的游戏精神。
因为它是广场形式吗?我觉得更因为它的性格使然。
对我而言,互联网像一个人,它是个逗逼,藏污纳垢又冰清玉洁,是个婊子又是个玉女,开得起玩笑,舍得自黑,包容力强,没有下线,弹性十足。
同样一个用户,可以既在微信上人模人样,人五人六,又在陌陌上表哥房叔,啪啪啪啪。
Ta内部有太多个世界、太多个视角、太多种立场,以至于你很难用任何一种专制全部。
曾分享过一篇文章,来自知乎。叫【刻奇(Kitsch)是什么?如何克服刻奇】感兴趣的筒子们可以看看。
啥意思?举个栗子:
互联网上po了一幅照片:一个正在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刻奇Kitsh引发的情绪是两行热泪和类似这样的情感:中国就像这个孩子一样,正在奔向幸福的小康路上,人类也是,在文明的路上永远向前!多么令人激动!
而互联网上的评论是——
咿,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长得这么像小胖?
小哥,你的裤子是谁给你穿的?门没锁!
……
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再比如,电视节目音乐选秀对某位选手的梦想和苦难大肆渲染,博众人眼泪,然后如法炮制,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天,互联网上贴出该选手上位的全部过程和给她购买房车的干爹地。
不是说互联网就没有真善美,而是它讨厌以媚俗的形式展现出来。
媚俗空洞的东西,在互联网上很难存活,不是被戳穿,就是被喷死。
方式野蛮。
在一个人人共享的平台,没有真情实感,摸不透人性的东西,完全经受不住其野蛮的过滤——信息的巨流中,强撸间,灰飞烟灭。
还想花重金买版面,用广告位强奸用户的眼睛?
门儿都没有!
干得漂亮!
把互联网的特质和人挂勾起来想,会很有意思。
互联网有时像一个看起来外表冷酷,游戏人间,放荡不羁但同时又内心温暖,自有智慧的大叔,有温暖,也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
妞儿,首先你得真诚,还得足够聪明,才能扑倒他啊。
卤煮最喜欢的作家之一,米兰昆德拉。
在他笔下,幽默常常作为一种轻逸的形式,用来表现重大的生存主题。
轻和重,浑然一体。
就像昆德拉说的,玩笑和幽默,是人的一种解放。
王朔也有这种感觉。
互联网大叔也是。
卤煮最喜欢跟【互联网】性格的人玩耍。
这种人上得去,下得来。
什么样的人和互联网成不了好朋友呢?
一本正经的、满嘴道德仁义的、没有兴趣爱好的、古板无趣的、控制狂、奴性重……
要读懂互联网骨子里的阴阳怪气,不是认认真真地学习或者听几十节讲座就阔以滴,是一种时代下,人性深度的契合。
反宏大叙事,反集体叙事,反正襟危坐,消解不朽和万岁,
你懂的。
不说那么沉重的东西了,其实互联网营销的一个点,也即要抓住它的阴阳怪气。
抓住了就能一起好好玩耍。
正话反说,重话轻说,好话坏说,
表扬的话骂着说,不糙的理糙着说。
薛之谦、邓超、小S、金星都是深谙这一点的明星段子手。
而那些100%严丝缝合的形象,反倒容易被揪小辫子,
比如柴静、赵忠祥、陈道明……
为什么?
因为互联网这个小婊砸(刚不是说好的暖心阿扎西嘛!咩哈哈,就是这么分裂)的一大特点就是:忌妒心重!疑心病!
所以,别装。
想要出名,骂一骂。
想博同情,笑一笑。
想求认同,做自己。
互联网不会同情林黛玉或loser,因为它是互联网啊。
颜老师个人微信号:暖心自动贩卖机
ID:nuanxinzidongfanmai
不收硬币,只收真心。投入一枚,暖心文字自动贩售。碎片生活,温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