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古典老师的时间管理方面的一些观点。相信很多人都为时间管理的问题苦恼和无奈,学了很多时间管理的知识却无法坚持践行,这里提到了四种原因。
1-不够痛苦,不够热情
一个好的习惯往往是真正经历过痛苦才养成的,生活中仅仅做一些无关痛痒的承诺真的很难兑现。
一个朋友说,我要开始学习做饭了。过几天你问他,学的怎么样了?“哎呀,上班太累了,还要带孩子,真的没时间,过了这阵子再说吧。”你看,学做饭对他来说没有不做饭的太多痛苦,也没有非要做饭的热情,再好的想法也很难去坚持。
我小时候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喝水少。后来因为村子里的水质碱性大(可能是因为山区靠山的缘故),年纪轻轻的得了肾结石,得病的那阵子很痛苦,疼起来像是有钢锥在腰上刺,一阵一阵的钻心。后来治好了,从此之后喝水的习惯养成了,因为怕是停下来再复发,不想再经历那可怕的痛。
好的时间管理=自律×(痛苦+热情)
2.方法不正确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身体器官的词汇写在一张白纸上,分别让攻城狮(工程师)和销售员去逻辑组织它们。
攻城狮用的是树状列表把元素组织在起,而销售员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组织元素方法不同的背后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模式不同的背后是性格不同。
按照乐嘉的色彩性格分析,攻城狮是蓝色性格,喜欢秩序和条理,天生就接纳列表方式,大家可以注意到大多数的todo工具都是列表方式,我猜设计这些工具的人,大多是攻城狮出身。可是又有谁规定了,TODOULIST必须要列表方式呢?销售员是红色性格,有热情、喜欢发散,所以―下笔就是思维导图。当我问她为什么不用列表方式的时候,她回答用那种方式我完全写不出来,就像规定我必须用鸟语说话一样。所以很多书中规定了列表方式去做行动计划,对于一个红色性格的人来说有多大的概率成功呢?
3.多则惑,少则明
我们只戴一个表的时候是很容易知道现:在的时间,但如果我们戴三个表,而且显示时间都不一样,那就开始纠结了现在到底几点了?我们读太多书、看太多资料,也是一样,道理读得越多,行动却有可能减少这其实是“知道但做不到”的原因之一,拿学习时间管理举例,作者建议大家看三本书第一本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第二本是DadAen的《搞定》,第三本是《小强升职记》,为什么是这三本呢?第一本讲时间管理的理念,第二本讲时间管理的方法,第三本讲时间管理的实践,看完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实践了,然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需要别的,这时我们再去看不迟。
4.习得性无助-克服负面反馈
每件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关键看一个 人怎样看待它,我们把知道的事情付诸实践的时候如果我们总给自己一些负面反馈,比如下面的心理暗示:
我老是做不好。
我就是有拖延症。
我早说过做不到啦。
这样的人也可以知道很多,但能做到的很少。总之,知道但是做不到是很正常的,知道的都能做到,那才不正常。承认这一点以后,我们再明确自己想做到什么样的事情,然后看看掉入了上面哪个坑里最后找到方法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