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张篇第十九01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大意】子张说:“士遇危难能挺身而出,不苟性命;看见利益想想是否合于义,该不该拿;祭祀时思敬以追远;居丧时,思哀以慎终,这也就可以了。”
【一点启示】看大节,君子有四:遇危不苟性命;见利不失本心;祭奠一定哀痛;居丧内心一定哀戚。这也是中国人的立身之大节。
【浅谈】
1、《子张》篇记述的全是孔子弟子之言,虽不出自孔子之口,但无一不是对孔子思想的阐述与发扬光大。首章应该是子张总结老师教诲,再教其门人。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读书人,所有追求个人完善、有求仁之心的人其实都应照着去做。
2、其一,见危致命,就是前面《宪问》篇孔子说的见危授命。是说在危急关头,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毫不顾惜,这是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
3、当然,孔子虽然主张“见危授命”、“仁者有勇”,但并不提倡毫无原则地以身涉险。所谓见危,是到了最后的危机关头,比如国家危亡、民族危亡,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等,此时,选择挺身而出,甚至杀身成仁而不辞。
4、见危致命一语,让我们看到了子张的铮铮傲骨,看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一种儒家舍我其谁的霸气,这是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人愿意担当,没有人有勇气担当,那么这个民族何谈希望。
5、其二,见得思义,就是孔子说的见利思义。这是儒家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什么是得?名、利、财、色,人之欲望,亦人之常情,都可以视为得。见得思义,得之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毕竟,在这些面前,能保持冷静的人不多,而经得起考验的人,才值得敬重。
6、其三,祭思敬,是对祖先从礼上说的。儒家的礼是发自内心。是从内心深处守礼,而不仅仅是讲求仪式。礼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秩序,一种信仰。心里真的诚敬,就不容易出错,就算出了错,也不是有意为之,神灵也不会在意。
7、其四,丧思哀。是指办丧事要内心哀恸。古时丧礼非常繁复,有很多讲究,但所有的礼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哀戚之情,如果内心没有什么哀恸,礼做得再好也显得假惺惺的。更有些人没有哀戚之情,还故意将丧礼办得奢靡豪华,其实是违背了丧礼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