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吃饭时遇到一位同事,说起孩子培养的事情,他跟我说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灌输一个理念,你父母都是老师,你要是读书读不好那样爸爸妈妈就很没有面子,也没法教别人家的孩子,所以你读书不光是给自己读的,也是给爸爸妈妈读的;而且,他女儿到了北大之后,她进大学校门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七年后要留在这里工作,我今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父母理念的大比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理念高度就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高度,我觉得在引导孩子阅读这一步自己做得还是比较到位,但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我也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没有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人家说父母不必要过多讲解,只要读去就行了,但实际上我们的孩子虽说很喜欢阅读,但她只是喜欢我们给她读,而自己读的积极性不高。这时候我没有用心思考孩子自身的特性,还是照搬别人的方式,导致直到现在她自我阅读的积极性都不高。而且,为什么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好好引导引导呢?
现在,我自己又忙自己的事情,在女儿的教育上面用心不够,没能好好规划规划自己的孩子的今后方向,把所有的权利都下放给妻子,说得好听是信任妻子,说得难听实际是自己偷懒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但每个人都需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这时候,作为父亲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席的。我的知识面,我的视野也是妻子所不具备的,如果我对孩子今后的方向不闻不问的话,那孩子的成长肯定要走很多弯路。
从阅读的积累来看,女儿的积累应该够丰厚,但如果现在不想方设法提高她的阅读速度,那我们以前给她奠定的基础会很快被别人追赶上。所以现在要尽快帮她突破文字的障碍,尽快帮助她由“听读”为“视读”,打通阅读的任督二脉,实现阅读的再次腾飞。还有,就是要帮助她养成表达的习惯,不能在表达上落后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