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单向街书店:
您好,漫天浮华中,幸而遇到了你。
第一次遇到你,是《写出优秀的儿童作品,是因为他们从未能真正成为孩子》,标题就戳中了心灵的最深处。小时候,妈妈给我读书,借来各家名作,《简爱》《呼啸山庄》《红岩》等等,无论是外国名著,还是描述革命的历史名篇。那时候,因为学校离家距离太远,没有小伙伴和我玩耍,只能在家读书。吃饭拿着书,睡觉拿着书,文字里流淌的情感是孤独的小孩看不懂的慰藉,我感受到主人公的愤怒,哀怨,幸福,快乐。作为一个小孩子,合上书本,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仿佛跟随主人公走过了一世。幻想类文学是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哈利波特》大概看了十多遍吧,魔法的世界是梦里的桃花源。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后来,长大了,初中的伤痛文学,安妮宝贝,郭敬明等等,是偷偷夹在课本里,抹着眼泪看完的,情绪泛滥不受控制的年纪,觉得书本里的肆意妄为才是青春。高中,课业负担加重了许多,每周一节的阅览课都用来写卷子做题。那时候有着充实的学习生活,可还是想看书,寄宿制学校管理很严格,每逢班里有同学出校,一定会央求他带些课外读物回来。报纸,娱乐新闻杂志,文摘,像沙漠中口渴的旅人遇见了绿洲,这些读物舒缓了高中的紧张情绪,是班里最珍贵的资源。每一本都会在同学之间传阅,没有新的就再把旧的翻一遍,毕业的时候,找出来好大一摞翻卷了边的课外书。
初到大学,五彩斑斓的活动晃花了眼,每天忙来忙去。物质的极大丰富和城市的纷繁迷乱让我丢掉了文艺青年的心。迷惘了三年,来到了十字路口。马马虎虎的成绩,没有特点,没有特长,漫长的求学路上,我丢到了我喜欢的,没做好家长喜欢的,我真真的是个废人吧。空落落的,大四前半年我的心一直是空落落的。2017年最后一周,我坚定了自己,不要在这个不喜欢的专业,没有动力没有精神支持的像个僵尸一样生活下去了,追求自我吧,追求内心吧。明明是个矫情的文科姑娘,为什么要装洒脱装不屑呆在工科行业,想有个能穿高跟鞋与书为伴的工作,不想在工厂里与机械轰鸣为伴。
我知道我现在的文字还是很稚嫩,思想也不成熟,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尾也难,但至少我有动力我有梦!
以我最近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做结尾吧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怎么听到老歌时/也忽然慌了神/...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像我这样傻的人/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满腔热血我有,一腔孤勇我也有,二十岁的年纪,我坚定的做出了四十岁都不会后悔的选择,八十岁的时候我想我会在摇椅上眯着眼笑,当年二十岁真的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