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看了一部电影《后来的我们》,买票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一部文艺片,票价35元/人,而且是刘若英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没什么看头,不过家人坚持要看,只好硬着头皮去买票,就当陪一陪家人消磨一下时间。结果电影还是出乎意料,让我们感动了不已。特别是看到男主父亲留给女主小晓的信的那一幕时,影院里的很多观众都默默流下了眼泪。
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些可能都得等到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
做父母的,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现在我老了,眼睛瞎了,见清也总说我什么都不懂,那年在火车站,我还以为我握住的是你的手。 却发现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俩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小晓,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影片中,看得最清,对人情冷暖了解最明的是男主见清的父亲,他生活在东北的一个贫穷的小镇,年轻时丧偶,守着一个小餐馆,带着男主生活。男主长大了,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离开了小镇。男主的父亲仍旧经营着的小餐馆,挣些小钱,供儿子上大学。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多给家里打电话,过年的时候多回家看看。
影片脉络很清晰,情节也比较简单,第一条主线是男主与女主的爱情故事,男主与女主相遇、互为知己、相恋、在一起、吵架、分手、重逢、回忆。第二条主线是男主父亲的故事,男主的父亲出现在每年的春节家人团聚,每年的春节家人团聚每年都发生一些变化。
2007年的春节,儿子还没有毕业,春节冒着大雪回家,还带了一个同镇陌生的女孩子回来,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过大年。2008年的春节,儿子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了,与女孩小晓一起租了个车子回家,带来了很多的北京烤鸭,一大家子人热闹过年。2009年的春节,儿子没有回家,女孩小晓回来了,说儿子工作比较忙,春节期间被领导叫去加班了。2010年的春节,儿子与女孩都没有回家,在北京过年。再过了几年,儿子发达了,但父亲也老了,儿子给家里买了大电视,还买子大房子,要求自己到北京去住,父亲不愿去打扰儿子的生活,更不愿离开家,离开熟悉的小镇,儿子认为父亲不可理喻。后来,儿子过年回家比较少,家人一起团聚过年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有一年,父亲的眼睛瞎了,他去火车站接儿子的时候,误将儿子带回的女孩认为是小晓,一握手发现不是,其实他心中就明白了。在男主的父亲临死之前,他给小晓留了一封信,将她也认为为是一家人。(电影只看一遍,有些情节仅凭回忆,记录得并不准确,有错误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我想大多数的观众与我一样,被父母对子女最朴素、无私、内敛的爱感动的流泪。
父母对我们有没有成就,并不看重。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我们也自然地以为,父母都是要面子,节衣缩食,也要尽己所能送我们上最好的学校,将来我们没有挣到钱,或成就一番事业,他们脸上就会无光,被周边的人鄙视。于是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前行,在学校里与同学们比成绩,比排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承受各种委屈,总想证明自己有能力,怕让他们脸上有光。电影中的男主见清也一样,为了证明自己在北京过得不错,不惜花掉全部的年终奖买了很多的北京烤鸭,并且租车回家,结果是见清只要回家,父亲就已经很高兴了。我们也一样,只要有空回家,父母就很高兴了,他们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贵宾一样,早早收拾好房间,准备好饭菜等我们回家。而每次返城的时候,他们又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总希望我们能在家里多住几天。现在我们突然明白:其实父母对我们有没有成就,并不看重,子女只要能过上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就好。
父母对我们跟谁在一起,并不看重。
现在的父母大多比较开明,很少干涉子女的交往,我们带女友/男友回家介绍给他们,他们也是喜闻乐见,只要子女自己喜欢,他们也不会反对。这并不是他们不关心我们,而是父母对子女绝对的信任,他们认为,只要子女自己开心快乐,其实与谁交往,与谁在一起,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父母老了,更希望子女的陪伴。
越长大,越独立,三十岁的我们基本不再依赖父母,完全可以过自己自主的生活。父母则渐渐老去,对子女的依赖感却越来越强。比如我的父母,现在退休在家,闲来无事,每个周末都会给我打电话,往往是母亲先打,然后是父亲打,也没有正事儿,都是家常里短的。特别是每逢节假日,父母总是问我们回不回家的,因为怕麻烦,我们经常以工作太忙为借口,说下次有空再回家。下次有空再回,往往是遥遥无期空头支票,或许是春节,或许是下一个春节。有时候春节遇上值班,索性就在城市里过年。现在想想,父母都已经老了,我们又有多少日子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周末有空的时候还是多回家看看。
电影中,见清错过的不仅仅是爱情,更还有身边的父亲。
电影的结尾,男主见清与女主小晓,一起回到了东北小镇,这时男主什么都有了,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但他有两个遗憾,一个是错过了方小晓,生活现实让他不可能再拥有她。另一个遗憾就是衣锦还乡回到东北家之后,他想尽一些孝心,可已没有了父母。过年回家可能是一种文化,也是人们后天养成的一种习惯,没有父母健在的家,已经找不到回家亲切的感觉。
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
有多少人能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又有多少人会始终只爱一个人。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错过了,就错过了,为了生活,每个人还得继续前行。我们都有自己的使命,也会遇到相爱的人,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相遇,都可能不能走到一起。如果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就好好的珍惜。如果是错误的时间遇到了,还得克制自己,不能破坏家庭,相爱的人未能走到一起,有时候对一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印象,往往是得不到的感情。
我们与父母的缘分比爱情更真实,更朴素、更牢固,我们同样不能辜负他们、伤害他们,好好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 the end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