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界杯已经近尾声,32强中已有28支球队告别了俄罗斯,开始了一个新的四年循环。
与此同时,被网友评为世界杯期间“三大恶俗洗脑式广告”之一的马蜂窝,也正式洗头换面,告别恶俗,迎来小清新。
尽管被网友无尽地吐槽,但马蜂窝简单粗暴地刷“存在感”,还是让它成为了世界杯期间的“流量之王”。
甚至这几天,身边的朋友们准备旅游攻略时,必定是先“上马蜂窝”。
为什么要上马蜂窝?
为什么要上马蜂窝?
为什么要上马蜂窝?
二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参加实验的人不认识照片中的任何人)。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1)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2)参加实验的人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会增加了人们喜欢的程度。
查荣茨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应”:人们会单纯因为自己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
换言之,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样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对其产生的好感度也越高。
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从根源上讲,它源自人类天生的对于安全感和确定性的喜好。
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世界中,他们需要对各种外界事物做出小心谨慎而必要的回应,并且时刻保持着警惕,积极寻求稳定,努力远离危险,才能最终生存下来。
当一个新事物被多次接触、证实是有益无害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会摆脱内心的焦虑,流露出对新事物的“无意识偏好”。
这种安全的、舒适的“无意识偏好”,正是我们祖先上万年进化的结果。我们容易对经常见到的人产生好感,也是因为这些面熟的人能够让我们产生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当在面对差不多的选项时,我们往往总是会选择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或者曾经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事情上。本质上也是人类对于确定性和安全感的本能追求。
当然,“单纯曝光效应”并不仅仅就是“看得多=爱得多”。它还有两个前提因素:
1.首因效应要好。第一印象不能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
2.保持适度原则。曝光不能过于频繁,以不引起对方反感、不影响对方生活为前提。
四
“单纯曝光效应”告诉我们,在非强迫的条件下,我们越接触一个人或事物,我们越会喜欢他。换句话说,混个脸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广告会铺天盖地、明星会到处出镜、商业公司需要更多“流量”的原因。
他们知道,在公众(消费者)面前混个脸熟,不仅增加人们对产品的好感,更能增进公众(消费者)对于自身的偏好感和认同感。
以这次世界杯期间马蜂窝的广告为例:
首先,当这个广告初登央视时,黄轩憨厚质朴的形象,浅黄色的暖色调背景,大话西游中啰嗦派教主的唐僧形象,以及结尾时“马蜂窝、嗡嗡嗡”的俏皮声音,还是给了广大观众良好的印象,应该说首因效应还不差。
其次,马蜂窝的广告准时、频繁、洗脑般地出现在我们的深夜屏幕上,在潜意识中不断强化我们对它的印象。
再次,当人们开始疯狂吐槽马蜂窝恶俗的时候,它又“知错能改”,连续推出两支相关联的广告,组成了三个15秒的“广告系列剧”。原本积累的恶俗吐槽转而引发了“唐僧去哪儿”的好奇。
最后,这种“良好首因+频繁曝光+未完待续”的广告套路,让马蜂窝直接把同类型的洗脑广告(知乎、BOSS直聘)拉开了几条街的段位,甚至成为了马蜂窝世界杯期间的“行为艺术”。
五
“单纯曝光效应”还告诉我们,增加接触是喜欢一个人或事物的第一步。
比如,当你想获得某个人好感时,只需要简单有效的三步法就可以了:
首先,不能留下一个很差的印象;
其次,经常能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
最后,长期保持一定的、不引起对方反感的交往频率。
男女之间所谓的日久生情,讲的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男女之间的熟悉感和曝光感会产生一种原始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缓慢释放、日积月累的。
长时间、适当频率的友好相处,可以有效地增强这种吸引力,让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安全感,进而使双方产生好感,增加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吸引力就会逐渐变成了爱的感觉。
如果你想培养自己的兴趣或者习惯,首要的事情就是去做、去接触。通过长时间地、频繁地接触和参与某一习惯或兴趣,会让你自然而然地对其产生喜爱。
比如,在学习英语这个事情上,让很多人都很头痛。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说,美国的傻子说的英语都比你好。
其实学习英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用”、去“接触”。
当“英语”长期高频率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逼得你不得不去“用”、不得不去“接触”时,“英语”就不再是我们的“学习物”,而是我们的“必需品”和“工具”了。
当“英语”成为我们生活生存的“必需品”和“工具”时,我们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用英语”、“接触英语”,那还会有“学不好英语”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