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效应:混个脸熟是多么的重要

世界杯已经近尾声,32强中已有28支球队告别了俄罗斯,开始了一个新的四年循环。

与此同时,被网友评为世界杯期间“三大恶俗洗脑式广告”之一的马蜂窝,也正式洗头换面,告别恶俗,迎来小清新。

尽管被网友无尽地吐槽,但马蜂窝简单粗暴地刷“存在感”,还是让它成为了世界杯期间的“流量之王”。

甚至这几天,身边的朋友们准备旅游攻略时,必定是先“上马蜂窝”。

为什么要上马蜂窝?

为什么要上马蜂窝?

为什么要上马蜂窝?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参加实验的人不认识照片中的任何人)。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1)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2)参加实验的人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会增加了人们喜欢的程度。

查荣茨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应”:人们会单纯因为自己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

换言之,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样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对其产生的好感度也越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从根源上讲,它源自人类天生的对于安全感和确定性的喜好。

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世界中,他们需要对各种外界事物做出小心谨慎而必要的回应,并且时刻保持着警惕,积极寻求稳定,努力远离危险,才能最终生存下来。

当一个新事物被多次接触、证实是有益无害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会摆脱内心的焦虑,流露出对新事物的“无意识偏好”。

这种安全的、舒适的“无意识偏好”,正是我们祖先上万年进化的结果。我们容易对经常见到的人产生好感,也是因为这些面熟的人能够让我们产生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当在面对差不多的选项时,我们往往总是会选择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或者曾经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事情上。本质上也是人类对于确定性和安全感的本能追求。

当然,“单纯曝光效应”并不仅仅就是“看得多=爱得多”。它还有两个前提因素:

1.首因效应要好。第一印象不能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

2.保持适度原则。曝光不能过于频繁,以不引起对方反感、不影响对方生活为前提。

“单纯曝光效应”告诉我们,在非强迫的条件下,我们越接触一个人或事物,我们越会喜欢他。换句话说,混个脸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广告会铺天盖地、明星会到处出镜、商业公司需要更多“流量”的原因。

他们知道,在公众(消费者)面前混个脸熟,不仅增加人们对产品的好感,更能增进公众(消费者)对于自身的偏好感和认同感。

以这次世界杯期间马蜂窝的广告为例:

首先,当这个广告初登央视时,黄轩憨厚质朴的形象,浅黄色的暖色调背景,大话西游中啰嗦派教主的唐僧形象,以及结尾时“马蜂窝、嗡嗡嗡”的俏皮声音,还是给了广大观众良好的印象,应该说首因效应还不差。

其次,马蜂窝的广告准时、频繁、洗脑般地出现在我们的深夜屏幕上,在潜意识中不断强化我们对它的印象。

再次,当人们开始疯狂吐槽马蜂窝恶俗的时候,它又“知错能改”,连续推出两支相关联的广告,组成了三个15秒的“广告系列剧”。原本积累的恶俗吐槽转而引发了“唐僧去哪儿”的好奇。

最后,这种“良好首因+频繁曝光+未完待续”的广告套路,让马蜂窝直接把同类型的洗脑广告(知乎、BOSS直聘)拉开了几条街的段位,甚至成为了马蜂窝世界杯期间的“行为艺术”。

“单纯曝光效应”还告诉我们,增加接触是喜欢一个人或事物的第一步。

比如,当你想获得某个人好感时,只需要简单有效的三步法就可以了:

首先,不能留下一个很差的印象;

其次,经常能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

最后,长期保持一定的、不引起对方反感的交往频率。

男女之间所谓的日久生情,讲的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男女之间的熟悉感和曝光感会产生一种原始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缓慢释放、日积月累的。

长时间、适当频率的友好相处,可以有效地增强这种吸引力,让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安全感,进而使双方产生好感,增加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吸引力就会逐渐变成了爱的感觉。


如果你想培养自己的兴趣或者习惯,首要的事情就是去做、去接触。通过长时间地、频繁地接触和参与某一习惯或兴趣,会让你自然而然地对其产生喜爱。

比如,在学习英语这个事情上,让很多人都很头痛。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说,美国的傻子说的英语都比你好。

其实学习英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用”、去“接触”。

当“英语”长期高频率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逼得你不得不去“用”、不得不去“接触”时,“英语”就不再是我们的“学习物”,而是我们的“必需品”和“工具”了。

当“英语”成为我们生活生存的“必需品”和“工具”时,我们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用英语”、“接触英语”,那还会有“学不好英语”的道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不是天生的技能,它如同体育运动,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形成,而且有具体的训练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具体步骤,来...
    晓蕊阅读 138评论 0 0
  • 各级部学生出勤情况统计表 请班主任再强调一下,学生红领巾佩戴必须要规范,严禁佩戴一拉得红领巾 学校大队委指导学生如...
    Yuki_zx阅读 134评论 0 0
  • 我爹说,这都几十年前的事了。 我们村里有个 孩子叫熊头老二,特别淘。说是孩子,其实也不小了,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了。为...
    夏书江阅读 247评论 0 0
  • 天初晴,鸟随鸣。清新一片自风景。 春光暖,窗浸明。柔情似水如美玉。
    一席之宾阅读 254评论 0 2
  • “——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孤独与害怕。” 我看了又看,好几次想说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是的,我不知道,或许...
    绿豆不加糖阅读 1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