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哪儿的雪下的最大?”
“朋友圈。”
“哪儿的代购最忙?”
“朋友圈。”
“哪儿的抖音最火爆?”
“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俨然已成为我们活动的主要阵地,
在这里可哭可笑、可吵可闹。
02
“晒”是微信朋友圈用户的一种普遍而流行的行为,
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用户都在晒,
“晒客”群体应运而生。
有晒客就有看客,看客们里有你有我。
对于一个时时刻刻秒刷朋友圈儿的人来说,
不断地刷朋友圈已成家常便饭。
朋友圈的建立也应该符合社交的基本原则,
能够促使朋友间的交流获得相应的情感能量,
而不是降低交往质量或产生交往恐惧。
然而,当朋友圈成为各种产品营销、
谣言传播、八卦展览的舞台时,
其交往功能已经受到极大的威胁。
尤其是虚假违法广告的泛滥,
使朋友圈沦为“广告圈”。
用户打开朋友圈后,
不断看到各种重复而无聊的信息,
就会产生审美疲劳。
面对通过各种途径加入的陌生“朋友”,
用户很难在圈子里挥洒自如地进行交流,
因为这些陌生的“关注者”,
会让人感到不自在,
圈子里的信任关系受到了破坏,
一些不熟悉的面孔和声音会使交流的意义大打折扣。
03
可能你早就想关闭朋友圈,
但是又舍不下重要朋友的状态,于是继续秒刷着。
好似患上了强迫症,
无法控制自己这种大拇指的上下的翻动。
朋友圈更新提醒的小红点儿其实是心理学的一个暗示。
小红点一闪现,你总觉得朋友圈里有爆炸性新闻,要地震了。
打开一看,根本没啥大事。
不知道小红点什么时候会出现;
小红点出现了一定要马上打开朋友圈看看出啥大事了。
我们时时刻刻害怕
●漏掉什么新鲜事
●没有看到重要的信息
●没有关注到哪位朋友最新的状态。
但是这种焦虑的状态并不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
03
有一天觉得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
于是将朋友圈更新提醒关闭。
也就是朋友圈提醒的小红点儿不会再出现。
朋友圈更新提醒关闭之后强迫症消失,
两天过后,突然想起来自己很久没有刷朋友圈了。
打开一瞅,朋友圈更新提示为两天前。
这个时候才发现——
原来朋友圈更新提醒的小红点具有这么大的暗示作用,
没有小红点的出现,
我们是可以戒掉“moment”、秒刷朋友圈儿的这个心瘾的。
04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别人对你每一条朋友圈的赞或者评论都会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
从而使我们的情绪可以保持一个愉快的状态。
我们时时刻刻在关注着谁会给我们点赞、点了多少个赞、
又评论了什么内容并且又急于回复。
时间就这么溜走了。
循环往复,深陷一种怪圈。
有一天,我们能够放下这些的时候,
不再关注别人发生了什么,
自己也不去时时刻刻揣摩怎样发朋友圈能够获得更多的赞,
更不会再经历揣摩朋友圈发出去
却没有人给我们点赞又秒撤回
这种心累的状态。
05
发朋友圈,可能是为了心理宣泄,
也可能是为了自我认同,
当然还可能是从众心理,
这些情况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但是秒刷这就要剁手了,
本来就处于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秒刷朋友圈,时间更是碎片成了渣渣。
对时间的掌控感极低,自我效能感也会低下。
关闭朋友圈更新提醒,不是不想关注朋友们的动态。
恰恰是太在乎朋友们了,才时时刻刻盯着朋友圈。
某个慵懒的午后,想起好久没刷朋友圈,
再细细翻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虽然状态已经是滞后的了。
睡前,也可以在自我提醒的状态下翻看朋友圈,
而不是小红点的催促下。
微信(WeChat)于2011年1月21日产生,
时至今日,已到了“七年之痒”的节点。
2012年4月19日,苹果appstore审核通过了微信的朋友圈功能,
因此无比平常的这一天成了朋友圈的生日。
朋友圈诞生之初,有媒体如此介绍它的功能:
用户是有分享照片的习惯的,
这种习惯从纸质照片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朋友圈刚好就是这么一个舞台,
它提供给了用户一个展示和分享自己生活的地方。
朋友圈诞生也已6年。
2018年,后来的我们关闭了朋友圈更新提醒,
翻开一本好书、来一壶好茶,
把完整的时间还给自己。
朋友圈当然还是要看的,
不过我们不需要秒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