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的中国教育报公众号,报道了几个教师辞职的故事:
故事一:老师辞职卖肉夹馍收入翻番。
张武杰,大学毕业后在山西运城一所民办中学当地理老师,有了孩子后的生活有一些紧张,于是在两年前辞掉了工作,来西安卖肉夹馍。张武杰打饼,母亲帮着他剁肉、夹馍。集市上人多,想吃他家的肉夹馍常常要排队。赶集时,一天能卖出500多个肉夹馍。他没有固定的摊位,一辆三轮车把做饼的案板,烤饼的炉子全集齐了。一月下来收入近万元,比当老师的时候翻了一番。
故事二:大学老师辞职当月嫂
周岚,知名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学历,当过5年的大学老师。而就在2015年的年初,她毅然辞去了高校的教职,转身为一名“高知型”月嫂。2010年,在成为一名母亲后,她开始对婴儿的护理这个领域倍加关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萌生了当月嫂的念头。丈夫很是鼓励她做自己喜欢的事。2015年2月,她便正式辞去了高校的工作。
故事三:教师辞职投身在线教育
夏明瑞,原是安徽淮北一所知名中学的语文名师,因为教学突出,被借调到北京一家单位。在那,他与许多北京师生接触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为了帮助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他辞掉工作,与几位合伙人投身互联网在线教育,学生通过登录网页,可跟着北京名师学习。
故事四:因辞职信走红女老师,投身公益
顾少强,因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网红”。如今,顾老师和她的世界一天天变着模样,她要当妈妈了,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书出版了,还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传递爱心。在她看来,相比较物质的山山水水,更为丰富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远归”成为她所期望的远行之人心灵归属地。
对于教师的辞职,文章持一种比较包容的观点,认为每个职业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每位老师的职业理想也不尽相同。只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辞职”应被理解,但教师安心从教的理想更要被鼓励。
二、
看了这一篇文章,感觉有些悲凉,为什么教师们要离开讲台,这些离开的老师如今生活的很好,让人还感到一丝宽慰。其实,这只是离开讲台的一部分老师,另外,有一大部分离开的教师岗位的人,有着更好的前途。这就是那些转行的教师。
笔者身边就有许多离开教师岗位,转行到其它行业部门,凭工作努力出人头地的例子:
案例一:李兄是我的大学同学,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了十多年书。他能写会画,文笔优雅。先调到市教育局办公室,工作出色,后来调到市委办公室。现在,做了市局的局长。讲台上少了一名好语文老师,行政部门多了一位优秀的干部。
案例二:张弟在乡村中学教了两年书,然后,通过选拔考试,考入省直一个单位,成了一名公务员。现在,工作认真努力,已经是正处级干部了。
案例三:李老师在中学教了几年书之后,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之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的国家直属部委机关。从一个乡村小学校,到中央机关,十多年时间,完美转变。
逐一计算,笔者可以找到不下一百个曾经当老师、现在转行成行政部门科级、处级、厅级干部的朋友。他们中真正辞职的人少,而转行的人多。
三、
不当老师,还能做什么?
出路有两条:一条是辞职,一条是转行。
辞职者,确实有太多的变数。不当老师,选择辞职多是无奈。而能够转行者,更多的是有了更优秀的平台。但是,有机会转行的老师,却是少数人。而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县市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启事,简章中明确规定,教师不能报考。
谢新茂老师在文章《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中说:他们之中,也有极少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成了大学教授,或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有极少数人,在文学与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总体来说,国家只给他们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教师岗位之外,再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就非常艰难了,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
在网上大家在讨论:“三十年前,一流人才报师范。二十年前,二流人才报师范。十年前,三流人才报师范,如今,末流人才报师范。”
如今,不当教师,有机会选择转行者,大家会恭喜道贺。而对于辞职另谋出路者,大家多会好言相劝,江湖风险,毕竟,教师岗位还能提供一个暂且糊口的差事。这也表明更多老师一种无奈和应付的心态。
四、
既来之,则安之。
干一行,爱一行。
怎样让留下的老师安心教书,全心教育。中国教育报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提高工资待遇——安心从教的稳定剂
2、保障职称评定——安心从教的兴奋剂
3、为教师减负——安心从教的舒缓剂
4、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安心从教的充电剂
上面的观点中肯而有建设性。但是,怎样能落到实处,让教师看到希望,得到实惠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等到退休的那一天,墙上的“尊师重道”的标语都发黄了,工资没涨,职称没晋,负担没减。两行老泪,去意决绝。
教育的希望何在?
空悲切!
(小桔灯公众号:xjdwhcb ,分享教育、生活、读书内容!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