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就是因为这本解忧杂货店,挺厚的一本书,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它给读完了,看完之后,心里满满的崇拜,五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却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是几个凌乱的原点,到最后一刻,却被连成了一个圆,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是我从接触东野圭吾的作品开始,就拥有的一种享受。故事在这不做赘述,只想说一说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几个点。
1
蔡康永曾经在节目中引用过西方的一句名谚:上帝之所以给我们一双耳朵,却只给我们一张嘴,也许是在提醒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呢,需要多听而非多说。我一直特别赞同这句话,看了解忧杂货店之后,对这句话的触动就更大了,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家里的叔叔伯伯非常多,他们一直秉承的习惯就是“一人有烦恼,全家皆上阵”的架势,在那样的环境下,不知道我的哥哥姐姐怎么想,反正我看见他们聚在一起就想绕道走,碰到问题也从不敢和他们说,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可能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一人一条给起了过来人的意见,说起了道理,我也只能点着都嗯哼两句,只想把问题敷衍过去,就我的个人感觉而言,这样的方式根本不能帮我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我觉得莫名的烦躁,甚至在我的内心深处是拒绝和他们沟通的。毕竟: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人那么多。但我喜欢和我妈聊天,有时候碰到烦恼的问题,我总是第一个给她打电话,因为不管是发生什么事情,她总是耐心的听我说完所有的事情,等我叽里呱啦说完之后,她从来不会说:你应该要这样,你应该要那样,而在大部分的时候淡淡的回上一句:心情好了?那你自己是不是知道该怎么办了?每次这么倾诉完,我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畅快感,就像塞在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即使妈妈最后什么道理都没讲,什么建议都没给,我也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就像书里说的:当他人来信倾诉烦恼时,我哪怕随便写点什么,也比不写好的多,有人肯倾听烦恼已经够感激了——很多人不都会有这种感受吗?这个人的苦恼没办法向周围人倾诉,所以很痛苦,就算我们给不了什么好的建议,回上一句:你的苦恼我已经明白了,请再努力,她也会多少有点安慰吧?我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烦恼的解决之道吧,有些问题的痛苦并不在于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或许我的内心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烦忧所带来的压力,而我又无处发泄,才会真正的痛苦吧。从那之后,我都很少对某些我不了解的问题,或是他人烦恼的事情发表自己所谓的意见,因为我深知身处烦恼时还要耐着性子听别人讲大道理时的像吃了粑粑似的难受(虽然我没吃过,但想象的到有多难受!)
2
浪矢爷爷说: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现在的我们倾向于向别人寻求问题的答案,功利性的问答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看到最多的应该是:如何健身才有成效?如何读书才有效果?如何快速减肥?如何快速学英语?各种请教型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来为我们指点迷津,好像别人给出了什么标准答案,我们就能够一劳永逸的得到我们想要的成果,不知道是在知乎还是哪个公众号上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让我一直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关于健身减肥的问答,具体问的什么我不太记得了,答主在回答中说了一些健身减肥的原理,其中有一个人留言说:说实话,我对你这个回答一点都不满意,甚至觉得莫名其妙,我们问的是怎么减肥,你告诉我一堆我看不懂的原理有什么用?这些原理和我有什么关系?你不觉得应该告诉我们一些具体吃些什么?具体每天要跑几公里?或者来一个减肥菜谱,这些东西比较有效吗?对你真失望,我要取关。我当时看到这个回答,真的是觉得还满搞笑的,我老在想,这样的态度,也许告诉你每天跑几步路,每天吃几口饭,你都不会减肥成功,因为你根本就不会去做,或者说根本就不会坚持去做。实际上要的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我想减肥——我要学习方法——我知道方法了,看起来我能做到——做了几天——我努力了——没有人成效——方法错误——放弃——再去找方法——我努力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热衷于这样的问答,而答案越详细越好,最好是划分步骤1234.我们越来越寄托于别人的答案,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问答,总是陶醉在“你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做”的自我情感中无法自拔,所以,这也可能是你听过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之一吧,总是看着结果,却不想经历过程,甚至想跳过过程,可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