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早上好,今天是我们射雕细读挑战的第15天。
惯例,先盘点一下咱们群里的优秀榜样:高晋琳、谢晗洋、袁骢、李梓萌、随缘、天天、刘子木、如是、陆昱帆、杨与同、吕云从、杨静涵、翁烁、我在、曾小益、秉恒、佘尚如,共17位,又增加一位啦!
到了第15天,一直坚持提交作业的是不是发现,无论孩子,还是自己,阅读的思考和表达都不一样了,可以自测一下:如果你不管在跟谁交流的时候,都忍不住想到射雕,想用射雕中的情节来解释分析,那就大成啦!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学习从来不是匀速前进,而是不断积淀中的突变。
因此,今天开始,我将重点对大家提交作业中显现出来的思维认知模式进行点评,当然,不可能每一个都点评到,我选择的都是有共性的,所以每个回复都请看一看。
对于孩子,我首先建议,在论述一个问题的时候,先通过阅读批注,把相关情节部分找出来(找出来的同时你的潜意识其实已经在分析归类了),然后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最后在回答问题时不要急于作答,而是先简单梳理一下要点(可用思维导图帮助梳理),最重要的次序靠前,然后“观点+依据”的方式进行表达,全部完成后,再回看一下,看有无要修改的。写作是最好的思维整理,所以,还没有开始的家长,现在一点也不晚,而且不需要补前面的,再说一遍,不需要补前面的,经典是全息性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家长,我特别建议,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的话,借这次共读让自己进入到写作的挑战中来吧。等连续写上一个星期后,你会特别感谢我这个建议的……
杨与同:
我最初读到的根本书籍是《鼠小弟》后来读到的根本书籍是罗德尔.达尔作品集(十三本)。它们塑造了我的人格和学识。
之后读的是历史连环画——《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再后来就是一般的书籍,如:《铁道游击队》中的地方武装、《长征的故事》中的红军,最后就变成比较难理解的书了,如:《哈利.波特》中的哈利·波特、《西游记》(原著)中的唐僧、悟空。这些人都影响到了我。
妈妈:中师毕业之前,只在初三的时候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对我影视很深,时代原因不能和喜欢的人结婚,和其他善良的人结婚也不一定不幸福。
这十来年魏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干老师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马玲老师的《孩子的早期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