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说的是“喜欢”,我终于敢承认,我是喜欢熬夜,而不是其他什么原因被迫熬夜,但我现在所说的熬夜,并不是会让人心惊胆战猝死的那种作死的熬夜,而是正真的熬“夜”。
作为一名国家级熬夜选手,像是因为学习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需要开夜车或者加班等外界原因引起的熬夜,通通被我定义为被动失眠或者被动熬夜。大约从初三住校开始到现在的近20年,我一直选择的是主动熬夜,上学时熬夜大多是打着手电偷偷看小说,然后第二天的早读课永远都是睡过来的,到了上大学更是肆无忌惮,看小说,刷电影,反正就是不可能早睡觉,到了工作以后还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几度要戒掉这个坏习惯,又几度失败,今天我终于勇敢地承认我的熬夜和外力无关,纯粹是自己喜欢熬夜并乐在其中。
有的人晚睡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有的人晚睡是因为深夜适合回忆,适合相思,适合放下,适合释放,如果白天是小说,傍晚是散文,那深夜就是诗歌。对于创作者来说,深夜可能是创造力最强的时候,以前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多的作家都喜欢昼伏夜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顶着阑珊的灯光,桌边一杯浓茶或咖啡,以及身旁散落一地的烟头,偶尔眉头紧锁深吸一口烟,偶尔抬头仰望满天星光,最后掐灭手中的香烟,拂去飘落在键盘上的烟灰,十指翻飞开始落笔生花。今夜突然明白,许是因为夜晚能让人心静,远离了白日的嘈杂与喧嚣,静到你的世界里只有你自己,静到足以让你脑洞大开思绪纷飞,亦或是突然感性到泪如雨下,这个时候创作出来作品往往会沉静下来,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近来一直有人在宣扬独处的必要性,甚至说独处是一个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就像是开车到楼下还要自己坐一会的人一样,我的独处就是夜晚的这段时间,目前我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带娃,按理说应该每天都会觉不够睡,其实每天哄睡了孩子以后也确实很累也很晚了,但就是不想去睡觉,总觉得一天里属于自己的时间才刚刚开始,从九点多开始,没有在等什么,也不知道在熬什么,三十岁以前熬夜就是纯粹的瞎熬,玩手机打游戏看网页刷电视剧,反正就是把时间最大化的用掉,然后,就晚睡了,有时甚至可以熬到第二天早上睡俩小时就上班。如此带来的肉眼可见的后果就是,白天上班昏昏欲睡,体重上涨,发际线后移。一直到有一阵身体实在受不了了,大约刚好是在三十岁生日的前后,工作上的不顺利,生活上的烦心事,如潮水一般涌来,白天处理不好,晚上躁的不行不想睡也睡不着,一直恶性循环,感受着自己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戒掉这个坏习惯,把睡前玩手机先是改成看书,刷电视剧换成看电影,玩游戏改成听相声,尽量在夜晚平静自己的思绪,不去想白天的事情,一段时间后突然就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在一个自己身体能接受的范围内,适度的晚睡一会,高兴的时候就看书听歌,悲伤的时候要么听听相声乐呵一下,要么干脆看个更悲伤的电影痛哭一场。晴天拉开窗帘看夜空的繁星,雨天就夜听风雨闲敲窗。每每经过这样平静的夜晚之后,第二天早上感觉自己的内心十分平静,然后回想前一个白天里工作或者生活上得不愉快,竟然丝毫想不起来是哪里值得自己耿耿于怀,然后会让我在所有的事情上做出最随我心的选择。从此我就爱上了这种夜里的独处,有人说:夜里不睡的人,白天多多少少总有什么逃避掩饰的吧。白昼解不开的结,黑夜慢慢耗。所以为了最好的解决掉白天的那些逃避和掩饰,我在夜里慢慢耗、慢慢熬,静静地听自己的心。
我知道寂静的夜,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但是我的夜晚,是真实的,纯粹的,是我喜欢的夜晚。我在安静的黑夜中想到的一切,往往就是我内心深处最脆弱的,也是最需要的,也是值得自己总结和思考的。我的黑夜带给我的是对人生,对爱情,对亲情,对友情,以及我能想到的所有事物,一个能够摒弃所有的客观因素,静听己心做出选择和决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