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对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好像并没有见过黄金,更别提颜如玉了。别说这太功利,世人谁不是冲着名和利去的。
难道古人说的不对,欺骗我们嘛?不,让我看来,古人诚不欺我。
当然,我既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但这不妨碍我未来有,也不妨碍我相信读书能得到黄金屋和颜如玉。
那么,为什么从小学到博士甚至博士后,好像从书中什么都没得到呢?读书为什么显得无用,以至于社会上都出现一种读书无用的思潮。
对于这个问题,原因无非这几点:
**只有偏见,没有深度,欠缺思考**
是的,很多人看似读书很多,其实,不过是浮光掠影。更多情况下,是拾人牙慧。看到一个新观点,觉得很新颖,立马奉为圭臬。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思考,作者是如何思考的?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得出这个观点采取的方法论是什么?文章的逻辑有没有问题?这些观点和结论还可以用于什么地方?
更甚者,一些人,把偏见当作自己,读书多的标签。凡事喜欢和别人反着来,借此表达自己知识渊博、思维独特。
安替的那句话说的好:
偏见是自己有平衡方法的,人必须有深度,其次才谈有没有偏见,一个没有偏见又没有深度的人是没有意义的人,一个有偏见但是有深度的人是有价值的人,首先要做到有深度然后再没有偏见。
知识的运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和具体的环境下的,一切绝对的答案、结论都是空洞的,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并不匹配的环境中,却仍用书中的思想进行测试。
这就好比,拿书中的投资方法,在中国炒股,在美国买房一样。结果没有朝着想象的方向涌现,就说知识无用,读书误我,对于这一点,只能怪自己的理解和反思能力的欠缺。
**时间周期太短**
信息化社会,信息已经不在稀缺,而且已经过剩。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我们所做的就是选择那些半衰期长的信息,而且只有半衰期长的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牛顿三定律,是多少高中学子的噩梦。然而,几百年过去了,却依然是整个经典力学的根基。微积分,折磨着多少的大学同学,却奠定了众多学科的基础。
半衰期长的知识,是能穿越时间的。这就需要,长时间的领悟、内化。需要足够多的生活经历和思考体会,然后慢慢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完善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最终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欲速则不达,这是古人都明白的道理。
现在社会人的寿命在不断的拉长,等待我们运用知识的地方和机会会越来越多,别一开始就说什么:
读书无用。
时间还长,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 缺乏践行 **
实践实践再实践,重要的事,说多少篇都不过。
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
朱熹的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陆游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很多时候,读书就要很“功利“。不用,读它干啥,目的性要强,知道了马上运用。
读书也是分情况的,有时候,读书,就是为了陶冶性情、放松心情。有时候,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根据不同的需求,这样对应的书,就可以分为两种:虚构类和非虚构类。
对于那些虚构类的书,读书就是读书,不应该带有太大功利性,读书之用在于无用,在于去发现美,在于提高品味。当你真正能从读书中,获得一点快乐,体会到别人很难体会的细腻感情,领悟到世间少有的美,这不就是黄金屋和颜如玉吗?
当你真正沉浸在读书的时候,就能产生所谓的心流,心流的产生就是莫大的幸福,这对于那些很少有心流的人而言是很难理解的。
对于那些非虚构类的书,是对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只要愿意,就可以通过读书,实实在在的来改变生活。很多时候,就可以用它来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自然就有黄金屋和颜如玉。
千万不要再说什么,读书无用。语言就是思想的外衣,当这句话说多了点时候,读书就不可能再有用了。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而又凄凉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