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观影的时候,观看了《恐怖分子》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去翻看相关的影评。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电影,看到这篇影评突然想到,其实观看特定的电影是需要观影者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对于电影社会的了解以及深入的理解。换言之,其实观看这类的影评是有观影门槛的,也可以说是在观影之前要求观影者做一定特定的功课。但有些时候这些提前做到功课也无法弥补深入观影,进而产生共鸣的门槛。
有些是时代的因素,比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面的父亲张国柱在戒严期间遭遇的审问而由此给主角带来的影响;有些是社会阶层的因素,这种就比较多了。当电影在描述特定阶层生活状态的时候,如果观影者没有过那种生活状态的经历也是无法对电影所表达的一些特定的情绪所能产生共鸣,如2021年末上映的比较火的描述上海中产小资生活的《爱情神话》;有些则是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观影门槛,同样是《爱情神话》的例子,这部电影全片用上海话作为电影的表达语言,对于对上海生活环境和上海话不了解的观众来讲,可能就无法在观影的时候体会到这部影片所传达的主演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的感悟与精髓。从这个角度看《爱情神话》的真正目标受众群体其实很小,该片导演也表达过自己其实是想表达自己在上海生活所观察到的上海市民日常的生活状态。因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观影门槛还有许多方面的,比如描述南美贫民窟生活状况的《上帝之城》。那样的贫民窟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特定地区社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观看这部影片会发现里面的人物大都在讲西班牙语,这就需要观影者对南美的历史有一定的基础了解,更不过说其展现的毒品和枪支泛滥的现象了……
以上所说明的这些,是在观影者在把一部电影当作一部书籍并且就像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尝试了解,或者更深入的理解书籍作者所传达的内容一样,去沉浸到电影作者的影像当中,捕捉作者的表达意图,并从中获取我们作为观影者期待却未能预测的感悟与体验。这种类似阅读书籍使所产生的体验有时候是阅读书籍无法表达的,毕竟影像表达的内容更直观,更直接和有冲击力。电影是讲剧本影像化的书籍。而书籍在读者打开并沉浸其中的时候则是想象化影像电影,因为一旦读者真的沉浸在阅读一本书籍的时空当中,读者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完全属于读者自身,独一无二的想象世界。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可以从读者各自理解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而且每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所想象出来的哈姆雷特的模样也会是千人千面,各自有所不同的。
面对不同事物而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是基于个体的底层逻辑操作系统进行的。潜意识是长期特定思考与行为的产物。比如面对陌生人提供帮助的时候表现更为谨慎的人往往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是一个对每件事情都更加深思熟虑的人。不同的个体在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时候产生不一样的观影体会与感悟也是如此。
第二遍看《恐怖分子》的时候,看到开头一些草蛇灰线的伏笔。比如周郁芬在李立中去上班后,伏在案桌重新写小说,想写的是一对夫妻的故事“那天是春天到来的第一天,如果你了解季节,变化只是一种轮回的重复。这年春天和往常没有两样。对于他们这样的一对夫妻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写在这周郁芬就顿住了,似乎不太愿意直面思考自己与丈夫李立中之间的夫妻关系。写的是小说,其实想想的是自己的境遇。比如李立中去到医院和同事聊起高组长去世的对话:“...我但是觉得他迟早会出问题,你们觉不觉得,只是没有想到会是心脏病,最近他有一点神经质的,你们不觉得吗?...他生活太单调了,一旦出点事,反应不过来一定会出问题...听说他外头有了个女人,最近被他太太发现,这只是传说了...这倒不至于吧...难讲哦...”最后李立中说了一句他烟是在抽得太凶了。从后面的情节发展来看,这不就是在说李立中的结局吗!只是高组长是心脏病死掉,而李立中是自杀身亡。
更叫人拍案的是电影中周郁芬写的小说结局,原本是小说中的丈夫把妻子杀了,然后自杀。导演在后面安排了一幕假想的杀人片段,让观众误以为会是按照小说的故事走向来发展。到最后一个转折,李立中只是去找好友吃了一顿酒饭,就拿警察朋友的枪支在浴室自杀。幻想的片段开始的时候是李立中的朋友在家中的浴室泡浴,镜头闪过的画面有一个人头。起初是看不太明白,后面连起来发现李立中朋友在舀水淋头的镜头之后拿着盆子走出客厅看到李立中站在门口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幻想的片段。真实的是李立中和他的警察朋友一起泡浴,然后吃饭饮酒。在警察朋友睡着之后,李立中拿枪到浴室自杀。
电影中对各个出现的人物的描写镜头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青年摄影家女友喜欢阅读小说,甚至通宵看完一本书籍,床头堆满了各种文学书籍。镜头闪过的时候出现了几个粉红色的玩偶。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喜好就出来了。
借用这部电影里面的台词“这篇非常的生活,可是又很曲折,看了叫人浑身发冷。”这部名为《恐怖分子》的电影的剧本应该也会是一部恐怖小说吧。
题图:《恐怖分子》2015年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