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时分,清风微雨,天色青灰,一座宁静祥和的县城,一块古老质朴的瑶族宝地在我们眼前徐徐呈现,一砖一瓦,尽说风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社会调研团于8月22日前往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开展调研参观活动,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挑花,细心领略这“养在深闺”的别样风景。
“这是世界水平的手工绣品。”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冯真教授如是说。2006年,花瑶挑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调研团记者了解到,隆回花瑶作为瑶族中的一个分支,因其女子个个着装艳丽如花而被世人誉为“花瑶”。花瑶挑花通常被应用在花瑶女子的日常生活服饰中,花瑶挑花的形成与发展与花瑶民族的历史密切相关。在满足花瑶民族人民的生活与审美需求过程中,经过历代花瑶女子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艺体系。
刚入展馆,面积虽不大,但里面陈列的至宝色泽艳丽,光彩夺目,一望便觉精美绝伦。不必说纷繁复杂的袖口纹、腰带纹等纹路,也不必说五光十色、搭配恰当的各种花色,单是那对称精细的匠心独运便令人流连忘返。随着挑花技艺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浮出水面,令人感到文化艺术的奇妙——滩头年画、呜哇山歌、木偶戏……这些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不正是我国民间艺术的沧海遗珠吗?城镇静谧,岁月如初,它们是否安然沉睡在光阴的轮转中,等待后人去探寻它们的魅力?
“花瑶挑花主体图案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二是植物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四是日常生活与寓言故事类。”非遗中心基础股股长杨贵竹女士提到。在非遗中心的展厅,调研团成员主要看到了动物类中的“老虎图”。在一幅挑花作品中,除大型主体外,还有较多零碎的小图案,代表其他不同的动物或植物。
花瑶挑花在隆回花瑶日常生活的服饰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衣服、帽子、腰带等服装都离不开花瑶挑花的装饰。在隆回花瑶的新娘装扮上,花瑶挑花算是被应用到了极致。
在隆回花瑶服饰中,男子与女子服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花瑶女子所戴帽子像一个大圆盘,可用银铃等做为装饰品,中间镂空,而男子头上常戴简便的包头巾。花瑶女子讲究着素色衣,刺花裙,脚系绑腿带,身缚花腰带,而男子则讲究“从头到脚都着青色,如包头巾、大襟长衫或短衫、腰带、裤子、绑腿、鞋袜等都是青色”。但据说,曾经花瑶男子的服饰也很艳丽。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隆回县非遗中心提倡制作小型文创产品,对挑花技艺进行推广创新。制作一篇传统大小的花瑶挑花作品,需要花瑶挑花传承人花费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因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现阶段为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隆回县非遗中心建议花瑶挑花传承人制作篇幅较小的花瑶挑花摆件,以便更好地发挥花瑶挑花的经济效益。
记者获悉,为更好地传承花瑶挑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花瑶,隆回当地已有专门讲解花瑶挑花知识的教科书。书籍内容生动活泼,可助力花瑶挑花走得更远。
除此之外,在非遗文化展览厅,调研团还看到了隆回当地特色的年画,以及“讨僚皈”这一特殊节日的宣传照片。
隆回县非遗中心的建设使得“养在深闺”的花瑶挑花技艺被更多人所关注、了解,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文化机构的有效助力,相信花瑶挑花的发展之路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