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个月密集的写作,也认识了不少文友。隔三差五,就有人邀请我入群。刚开始,碍于情面并没有拒绝。直到昨天一开机,微信提醒的红点一直不断,30秒手机自动死机了。
这才狠下心,退出与自己不太相关的群。退出群,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然后,每天分时段更新下,回复必要的信息后就不看手机。腾出的时间,可以读纸质书,亲自大自然,找好友聊天。
经过几天的努力,我将个人物品减少到60件以下。这几天,几乎每小时都要跟一件旧物告别。中学时代的数学笔记本,大学时代的旧衬衫,工作后用过的旧手机,七七八八杂乱的东西,一一都丢弃在垃圾箱里。
新的生活方式为我节省了大量时间,也节约了金钱。扔掉无用的东西,只是走向原汁原味的第一步。最终目标是,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02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网上一个名词“极简主义”,乔布斯先生就是“极简主义”哲学的奉行者。苹果手机的界面给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念“多功能就是多余的功能”。
为什么“极简主义”那么吸引人呢?它满足了人们对物的控制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世界上的美女帅哥那么多,只选一个人去爱。美食美景那么多,每次只能品一种,只能赏一处。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做到“极简主义”呢?《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给大家很多的建议。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筛选物品的顺序:
衣服、书籍、文件、小物件、纪念品。丢弃物品时要充分考虑物品的使用价值(功能)、感情价值(回忆)、稀有价值(限量版)
03
美国脸书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极简主义”的实践者。尽管他拥有万亿资产,但他与妻子最常去的就是当地小餐馆,结婚前两人一直住在租的小公寓里。
他平时穿一件灰色圆领T恤,他解释说:“我买了很多件一模一样的灰色T恤。我想让我的生活变得简单,不用为太多决定而费神。”
看了扎克伯格的生活理念,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
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在微信群里,真正有收获吗?
床头一堆只看了前二十页的书,衣橱里满是四季各种颜色的衣服,还有在穿和不断想买的欲望。
我从来不知道丢掉其中的一些,生活可以变得简单真实。
我甚至把高中时代做的数学笔记都丟弃了,因为我可以从今天起保留成年后的每一次点点滴滴。互联网的发达,让记忆可以在云端封存。
一直想向前看,却总和过去纠缠不清。从现在开始,努力去买一件配得上自己的裙子。如果一件物品,不能让自己砰然心动,就算是免费,也不要去买。
这就是我对原汁原味生活的理解,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想一想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我是这样认为的——
1.工作期间把本职工作做好(最近写作耽误了工作,强烈反思中。)
2.花时间陪伴家人
3.足够的休息(熬夜对我启发)
4.锻炼身体
5.简化生活:朋友圈人少一点,应酬少一点
6.留下大量时间关注业余爱好:风景摄影,英语、法语、韩语,选择性地写书评,以文会友,扩大生活圈的半径。
我想,我也不需要像刚毕业那样焦躁不安,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一心忘我的投入工作,忘记了生活本身的意义。
就像一个星期前,我和同事站在一座山峰上,看见翠绿的山脊之间,静静地流淌的河流。那种水一样的低姿态,第一次让我明白积蓄的能量,是可以转化为前进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