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看完了这百万字的长篇史歌小说,也还了巨款(因为超期了半年没还哈哈)。
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润生的勇,红梅的等,向前的残,润叶的守,丽丽的迷,惠良的绝,晓霞的死,少平的痛。
怎能不对这些充满个性的人物饱含喜爱?可记得那些被他们命运牵动得甚至有些沉郁的时日,可记得看到惠良遭到背叛哀丧绝望时、润叶来到双腿已残的向前床边时,不禁盈满眼眶的泪……
整整三卷的大部头,几近半年的阅读时间,跟随路遥笔下描绘的那些场景,仿佛也经历了这近十载的春夏秋冬,亲身感受到那可爱的村庄的岁月变迁……
也找了好些书评来看。
自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喜欢的人多,不喜欢的人同样也不会少。而不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朋友多半从文学性、社会性、时代局限性去谈其不足,对作者上帝视角、其描写与现实有偏差、作者笔力不足缺乏创造力、语言平淡欠丰满等表示极不欣赏。虽然各家说得亦有其道理,但我对其中一些观点仍无法苟同。私以为路遥的这部小说确是一部杰出的、打动人心的、能鼓起人的勇气的好作品。不得不说,路遥及其书中的人物都有其时代局限性,可也正是这份局限性,还有那平实的语言,反映了他所描写的是贴近现实的,是源于现实的,在历史的审视眼光下是站得住脚的。这一点也是我所欣赏的一点,在农村小镇长大的我,能在其中找得到不少有共鸣、有感触的地方。
书评中有一点让我挺认同的——少平追求的境界,大概也是路遥的境界。小说的结尾少平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而是回了铜城的煤矿。在火车上,在他人鄙夷的目光下,少平索性以工人粗俗的吐痰形式加深世人对他的鄙视和嫌弃。由此我不禁想到,面对不理解、不欣赏他的作品的读者,也会简单地摆一摆手:“随你们去吧~”哈哈。
其实每个人都不同,生长的环境也不同,也都可以选择并喜爱适合自己的,贴近自己的观念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