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一,心猿探海底寻得如意金箍棒装备
1,孙悟空的修炼,为什么必须找到定海神铁如意金箍棒?
上回说到心猿回到本我家中,但是心猿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出发前的心猿,已经经历了学习道术的艰难,得到道术的喜悦,对未来满怀憧憬,不可一世;心猿家里的环境也已经不是原来那样的环境,已经被水脏洞的魔头给侵蚀污染。
因此,心猿利用自己学习的本事,把水脏洞和妖魔收拾殆尽,把物是人非的环境环境收拾得焕然一新,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立地成新,开始新生活必然遭到旧生活的围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为了避免与周围不同流合污,不从俗就会受到周围从俗势力的打击,因此孙悟空需要武装自己,给自己找到装备武器。
找到普通的心灵装备容易,找到贴合自己心意的匹配装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悟空道:“我自闻道之后,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筋斗云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那些儿去不得?”四猴道:“大王既有此神通,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甚么兵器,却不趁心?”悟空闻言甚喜道:“等我去来。”
在海底到底找到了一块神铁,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为什么用定江海深浅的定子来作为心猿最趁手的如意金箍棒,来降魔除妖?因为,心思最容易变化,所以有七十二变化之多;心思善变,就难下决心;难下决心,则就不能决定行为指向;就不能开始行动,即使随大流行动了,也容易为浮议所摇动而改变。
因此,用一个定海神针的定子,就把心思给定住了。大学之道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是闻道有六字诀,知止定静安虑得。在这里,知止,知道自己的心思和注意力停放在哪里,安放在哪里,聚焦在哪里,才有后边的这些博学慎思闻道的一得之见。
况且难得一生闻一道,得道还需百年磨。更难的是后面的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在修行中历练成长。所以,没有止字的功夫,浅尝辄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生不可能有成就。
从恒字拆开来看,一边是心,一边是亘,亘为止,也是心止于此的意思。把心思和耐心长久放在聚焦在一件事上,就是恒心。
2,且看有了称心的如意金箍棒后,自信心爆棚
悟空近前,舒开手,一把挝起,对众笑道:“物各有主。这宝贝镇于海藏中,也不知几千百年,可可的今岁放光。龙王只认做是块黑铁,又唤做天河镇底神珍。那厮每都扛不动,请我亲去拿之。那时此宝有二丈多长,斗来粗细;被我挝他一把,意思嫌大,他就少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许多;急对天光看处,上有一行字,乃‘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看。”
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塞在耳朵里面藏下。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
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攥在手中,使一个法天像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拜礼,战兢兢魄散魂飞。
霎时收了法像,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
二,下到阎罗殿消除生死簿,初步跳出生死轮回;
任何动物皆有生死,这是生命的规律,概莫能外。佛教讲轮回,通过轮回可以不生不灭。
在佛教的理论中,人和动物在现世中的功德积累和恶行昭彰,都会体现在生死循环的因果报应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现世中的复仇;现世报不了的,就用诅咒发誓来生来世变牛变马来报应。
这一趟人生在世的功绩或者罪过,谁来评判?古人用,天理昭彰,用上天感应示警来做依据。在阴间负责掌管生死薄的就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
现在来看,这也不公平。因为孙悟空因为自己的修行,就可以闯到阎罗殿把自己生死簿的生死户籍给消了,让自己可以永生不灭,跳出轮回。
那么,除了孙悟空自己靠修行逆袭,还有哪些是制度安排可以跳出生死轮回,不受阎王管辖的?就是前面所说的佛、道与神仙三者可以超脱,是特权阶级。
佛道和神仙,不仅自己超脱,还护佑自己的喽啰小厮,往往是西游路上恶霸黑势力的保护伞,因为那是自己的地盘。平日里放纵自己的喽啰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坐视不管,美其名曰不忍心;等到孙悟空要动手了,纷纷走上前台说情。
悟空能下手吗?将来我作为佛道神仙,各有一路地盘,你悟空到了我的地界,也会袖手旁观。最后的结果也就只能来个妥协,只要别在下界作孽,收回天上去约束,也算是一个各方能接受的结果。
三,西方太白金星诏安,上天安抚躁动不安的心猿
1,接到了东海龙王等四海龙王的告御状。
“水元下界东胜神洲东海小龙臣敖广,启奏大天圣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花果山生、水帘洞住妖仙孙悟空者,欺虐小龙,强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挂,骋凶骋势。惊伤水族,唬走龟鼍。南海龙战战兢兢;西海龙凄凄惨惨;北海龙缩首归降;臣敖广舒身下拜。献神珍之铁棒,凤翅之金冠,与那锁子甲、步云履,以礼送出。他仍弄武艺,显神通,但云‘聒噪!聒噪!’果然无敌,甚为难制,臣今启奏,伏望圣裁。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奉奏。”
又接到十代冥王秦广王的状纸,“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天有神而地有鬼,陰阳转轮;禽有生而兽有死,反复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不能易也。今有花果山水廉洞天产妖猴孙悟空,逞强行凶,不服拘唤。弄神通,打绝九幽鬼使;恃势力,惊伤十代慈王。大闹罗森,强销名号。致使猴属之类无拘,猕猴之畜多寿;寂灭轮回,各无生死。贫僧具表,冒渎天威。伏乞调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阳,永安地府。谨奏。”
那个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再也不能装看不见、听不着了,只能召集会议,准备捉拿石猴,整顿秩序。要不,秩序坏了,谁还把玉皇大帝的尊位放在眼里?
2,在整顿秩序的策略上,有西方太白金星的招安主和派和后来李靖为首的主战派武将。
在敌情未明,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玉帝道:"哪路神将下界收伏?”
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主战派沉吟之时;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伏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 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太白金星的这席启奏是很符合玉帝当时心理的。一方面玉帝不愿意出兵争斗;另一方面面对龙王和阎王的告状,也需要给手下做主出气,否则,下属有事老大不给罩着,下属必心生怨怼,团队凝聚力受损。太白金星的招安策略正好化解了玉帝的尴尬。
太白金星的理论是悟空既然是天地孕育,天生就应该招之为天庭所用,这使招安变得理所当然。所以玉帝甚喜,立即批准。应该说,太白金星是拿捏住玉帝心理的,使得招安计划顺利实施。
而从语气上,让玉帝觉得是站在他的角度去招安,宣扬天庭的神威,肯定他的绝对领导地位。而太白金星一到花果山马上进行角色转换,放下"钦差大臣"的架子,抓住悟空喜欢肯定他名头的心理,自降身份,张口闭口大王,把悟空哄得高兴地要设宴款待,并马上答应跟着太白金星去天庭接受招安。
3,从后来的发展情节可以看出,此时孙悟空对于天庭仰望多于期望,对于天庭的层级也没有概念,因此没有提出谈判的砝码,就痛快地接受了太白金星的招安。
从心猿的心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是一个满怀憧憬的神仙福地,机会成本大于地上。现在的心愿,是只要上天就能满足眼前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