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案之偷天换日

天刚蒙蒙亮,侯三便夹起一团麻线出门了。街上冷冷清清的,一个人影也没有。要不是去外乡赶集卖货,侯三绝不会这时候起床。

正当侯三缩着脖子,揣着袖子急匆匆的赶路,突然余光发现地上有一个东西。侯三心里一喜,快步赶了过去。

侯三四下张望,发现没人,便蹲下来查看,“青花瓷!”侯三的心砰砰跳,赶紧捡了起来,是一个小花瓶,如此精致,肯定值不少钱,侯三慌忙把它揣进怀里,还赶什么集呢!

怕有人碰见,侯三便专门挑偏僻的小巷,七拐八拐的回到了家中。

侯三虽然不坑蒙拐骗偷,但也不是拾金不昧的主儿。侯三一边把玩这花瓶,一边琢磨,肯定是某个小偷到手后,由于某种原因不敢销赃,所以才把这烫手山芋放路上,哼,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横财我发定了,不过,先看看情况再说。

天大亮后,侯三便出来打探风声。

“咚咚!”衙门口有人击打鸣冤鼓,侯三跟着众人赶往衙门。

原来是赵财主在击鼓,知县大人升堂问到:“赵财主,何事喊冤啊?”

赵财主腆着肥大的肚子,悲痛的说:“洪知县,我家祖传的一个青花瓷花瓶,昨晚被盗了,那可是价值连城的珍品啊!前几日,知县大人您还见过呢!一共四件青花瓷,个个都是珍品!”

洪知县捋了捋胡子,说到:“确实是青花瓷中的珍品,这件事交给牛捕头办吧,牛捕头破案神速,赵财主不必着急,退堂。”

洪知县走后,牛捕头将赵财主拉到一边,埋怨到:“赵财主,你报个案还击什么鼓啊?这下人人皆知了,会影响破案的!”

赵财主赔笑到:“实不相瞒,我就是要人人皆知,这样贼人就不敢销赃了,呵呵。”

牛捕头无奈的摇摇头:“走吧,去现场看看。”

这时,侯三在衙门外担忧了起来,心想,怎么会是赵财主的青花瓷呢?赵财主这家伙可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人,这青花瓷还真是个烫手山芋了,只能先按兵不动。

第二天,天还没亮时,侯三就开始琢磨,要是那小偷偷了不止一件,会不会把其他的也扔路上呢?出去看看,碰碰运气。

熬到天擦亮,侯三又来到原来的地方,果然又有一个青花瓷器,但这次侯三犹豫再三,最终没有敢再捡,而是藏到一个角落,看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侯三看到一个人鬼鬼祟祟的朝这边走来,那人看到地上有一个瓷器,禁不住“咦”了一声,然后很快拿了起来,只看了一眼就揣进怀里。

原来是程四这个梁上君子,但显然这瓷器不是程四偷的,侯三很是纳闷。

天大亮后,赵财主又来击鼓,还是家里被盗的事,说这次丢的是一件青花瓷小碗,同样价值连城。牛捕头让他以后报案不要在击鼓了,要不然耽误了破案,他自己负责,赵财主这才满口答应。

过了两天,虽然赵财主没有再击鼓,但大家都在传言,说短短两天内赵财主家又失窃了,丢的是一个青花瓷酒壶,和一个青花瓷盘子。

赵财主每天都去衙门催牛捕头破案,把牛捕头急得团团转,失窃现场一点痕迹都没有,毫无线索可言。

这天,突然有个猎人来报案,说西山发现了一座被盗的古墓。牛捕头赶紧带人赶了过去。

来到这座古墓后,牛捕头发现棺木已经被撬开,地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碎瓷片,仔细一看原来是青花瓷,可惜碎成这样都失去了价值。大家都在议论,说这墓主人生前肯定是个青花瓷迷,陪葬了这么多的青花瓷,那些盗墓贼也太可恨了,把好好的宝物都毁了。

官府对这一盗墓非常重视,因为《大明律》对盗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惩罚: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盗取器物砖石者,均记为赃物,按强盗论之。

牛捕头不敢丝毫懈怠,每天派人去镇上的瓷器店和当铺,打探情况。

一个月后,案情毫无进展,牛捕头打算欲擒故纵,不再派人盯着瓷器店和当铺。

过了几天,突然有人跑到衙门,说:“赵财主在一家瓷器店,抓到了小偷,请牛捕头赶快过去。”

牛捕头马上带人赶到这家瓷器店,只见赵财主抱着一个包袱,而他的两个家丁扭着一个衣衫破烂、枯瘦如柴的人。

赵财主先声说到:“牛捕头快抓住他,他是小偷,人赃并获,你看,这些就是我丢失的那些瓷器!”说着便打开了包袱。

众人只见包袱里果真有四个青花瓷器,分别是花瓶、小碗、酒壶和盘子,与赵财主丢失的一模一样。

那人见到官差后,却大叫:“大人!我不是小偷啊!他诬陷我!”

赵财主马上喊到:“你就是小偷,就等着挨一百个板子吧!对了,还有刺字,给他刺上‘窃盗’!”

那人听闻却欲言又止。

这时牛捕头说:“赵财主对《大明律》挺了解啊!”

赵财主赔笑到:“我等是良民,平常就是用《大明律》训诫自己的。”

牛捕头把那人押回了衙门,而赵财主高高兴兴的,抱着失而复得的青花瓷打道回府了。

牛捕头看着这小偷,审讯到:“叫什么?什么时候偷的赵财主家?”

那人战战兢兢的回答:“回大人,小的叫石柱子,时间太长了,记不清是哪几天偷的了。”

牛捕头心想,赵财主家失窃的事,弄得全镇皆知,即使他记清是哪几天,也没什么意义。

牛捕头突然想到了什么:“石柱子,盗窃可得挨一百个板子呢,一般人受不了,何况你又这么单薄,想不想少挨点儿?”

石柱子赶紧磕头:“想啊,大人!你要多少,开个价,我决不还价!”

牛捕头笑道:“我不要钱,我只需你帮我办一件事,对你来说很容易。”

石柱子警惕到:“什么事?小的一定竭尽所能!”

牛捕头神秘的说到:“帮我再偷一次赵财主,随便一件普通的东西就行。”

石柱子为难到:“大人是开玩笑的吧?”

牛捕头说:“不是玩笑,我只想再看看现场,前几次我什么蛛丝马迹都没发现,你是个高明的小偷,你透露一些其中的技巧,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盗窃案,我好便于侦破。”

石柱子抹了头上的一把汗,说到:“这个……这个……”

牛捕头不满的说:“难道想结结实实的挨上一百板子?保证你仨月下不了床!要是帮我的话,免去你九十个板子!”

石柱子突然往地上一跪:“不是小的不愿意,而是小的不会偷,小的根本不是小偷啊!”

牛捕头大惊到:“什么?到底怎么回事?从实招来!”

石柱子耷拉着脑袋说到:“小民其实是个盗墓贼,西山那座古墓就是小民盗的,只是风声太紧了,小民不敢销赃,直到最近实在没钱吃饭了,已经饿了三天了,这才铤而走险,想换些钱吃饭。先前之所以承认是小偷,是因为对盗墓的惩罚要比对小偷的惩罚要严重的多。现在纸包不住火了,不得不说了。”

牛捕头疑惑到:“奇怪,为什么你盗出来的那些瓷器,跟赵财主家失窃的一模一样?怎么这么巧?”

石柱子说到:“小民也不知道,只是有一天收到一张纸条,上面说西山有一座古墓,还有附带着具体的地址,我猜想是同道中人送的好礼,便抱着试试的态度,就去了,开棺后,发现大部分的瓷器都碎了,只有那四件是完好无损的,不想空手而归,就把他们带了出来。”

牛捕头心头一惊,难道赵财主得到的,是古墓中的青花瓷?如果这一切都是赵财主策划的,事情就说通了:

赵财主发现古墓有大量的青花瓷后,不敢自己盗墓,因为《大明律》对盗墓的罪行惩罚很重,所以让专业的盗墓贼来盗,其实想找个替死鬼。赵财主发现古墓时,把价值不大的,或有破损的,都敲碎,然后留下四件珍品,自己回家再仿制一套,而且找机会让镇上的乡绅包括洪知县事先观赏一下,之后再故意制造失窃案,并且大张旗鼓,让全镇人都知道,是丢了哪四样。最后一步就是等盗墓贼销赃时,再趁机抢夺过来,并趁机诬陷盗墓贼是小偷,并强调小偷只“会受一百个板子”,盗墓贼肯定会承认自己是小偷,而不敢承认是盗墓贼,这下顺利成章的,就把古墓的青花瓷与仿制的青花瓷调包了。

分析到这儿,牛捕头惊出一身冷汗,没想到这肥头大耳的赵财主的心思会如此缜密。

现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赵财主仿制的那四件青花瓷,当下仅凭石柱子的口供,很难判定赵财主的罪。

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四件仿制品找到,于是,牛捕头放出风,说赵财主家的盗窃案已经告破了,人赃并获,大家不要再提心吊胆了,可以安心的生活了。

但暗地里,牛捕头派人紧盯着瓷器店和当铺。

过了几日,程四贼头贼脑的来到一家瓷器店,对店主说:“您看着这三件瓷器值多少钱?”

店主一看这酒壶,立马皱起了额头,然后不经意间朝一个角落使了一个眼色。突然两个人从角落里扑了出来,三两下就把程四摁住了。

程四正要大呼救命,忽然发现一个人朝他亮了一个牌子,上面刻有“捕快”二字。程四便闭嘴不言了,任凭捕快把他带到后屋。

过了一会儿,牛捕头急急忙忙走了进来,劈头就问:“这三件瓷器从哪儿弄的?是不是从古墓里盗出来的?”

程四哭丧着脸说:“说了怕您不信,这是我大早上在街上捡的。我怎么可能是盗墓贼呢?”

“怎么只有三件?另一件呢?”

“我只捡了三件啊!分三天捡的。”

“看来另一件在另外一个人手里,这样吧,你装作把青花瓷器卖掉了,而且要假装很高兴,如果另一个人把第四件拿出来了,你可以减免一些刑罚。”

“真的吗?行!行!我按您说的办!”

牛捕头放走程四后,亲自在瓷器店的后屋守株待兔。

不出所料,过了足足三个时辰,只见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来到柜台前,谨慎的掏出一件瓷器,询问店主价钱。

牛捕头猛的冲出来,亲自把他绑了起来。

“侯三?你怎么有这件瓷器?”

“牛捕头冤枉啊!这青花瓷是我捡的。”

“如实招来!”

“一个多月前,我起早赶集,发现街上有件瓷器,就捡回了家,本想第二天就交给官爷,但赵财主先一步报案了,我怕说不清,就一直保管着,后来赵财主家的失窃案告破了,想着这瓷器也许是谁不小心掉的,这才拿出来换点钱。”

“程四手里的几件青花瓷器,你知不知情?”

“这个……那个……”

“如果交代的有价值,就可以将功折罪!”

“我说,我说,我捡了瓷器后,第二天我又去了那个地方,没想到又有一件瓷器,但程四先到,他捡起来就跑了。第三天的时候我去的更早了,但街上什么都没有,正当我打算回来时,发现一个人鬼鬼祟祟的把一个东西放地上,然后扭头就走,我觉得蹊跷,就悄悄跟在那人后面,七拐八绕之后,那人居然进了赵财主的家。我对赵财主的为人不敢恭维,所以我再也不敢去捡了。”

“原来如此!等一会儿你要当个人证!”

不一会儿,牛捕头派人把赵财主请来了。

赵财主带着管家朱八来到衙门后,看到石柱子、侯三和程四他们都在,脸色立马阴晴不定。

“赵财主,你看这四件青花瓷器是你的吗?”

“我看看,是我的!啊,不是我的,不是我的!”

“人证物证都在,就不要再狡辩了!”牛捕头厉声到。

“呵!什么人证物证?我听不懂!”赵财主很嚣张。

“侯三,你再讲一遍你的所见所闻!”牛捕头让侯三再说一遍供词。

“我不管,我没什么好狡辩的!反正这些瓷器不是我的,我的已经找到了!”

“坦白从宽!如若真相被是查出来的,必将严惩!”牛捕头严厉的说到。

“扑通”管家朱八突然跪了下来,“我说,我说,牛捕头!”

“好你个朱八!你当时怎么答应我的?”

“赵老爷,我没您有钱,我进大牢后肯定会遭罪的啊!”

“别理他,你尽管说!”

“牛捕头,侯三说的没错儿,这些瓷器是我送出去的,这些才是赵财主的青花瓷器。”

“那为什么不砸掉,或埋掉,而是放大街上,让别人拿走呢?”

“哼!既然已经到这份儿上了,我赵财主就告诉你们,我是想把捡瓷器的人找出来,然后诬陷成盗墓贼,而把真正的盗墓贼诬陷成小偷,如此,两套瓷器就能天衣无缝的调包了!只是瓷器店和当铺都被牛捕头掌握了,让你先找到了侯三和程四!”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来人!把赵财主、朱八等人都押进大牢,等候发落!”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