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次做家长课堂,有位母亲像我抱怨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孩子什么都不跟她说,也不爱理她。我交给她一个办法,让她每天回家拥抱她的孩子一次,坚持下来,会有改变的。
最近这位妈妈又联系我,告诉我说这个办法不好用,她现在每天回家都拥抱她的孩子,但是一点改变都没有。
我有些疑惑的问到:"你是怎么做的呢?"
她回答说:"就是每天回家抱孩子一下啊,还能怎么做?"
我又问到:"那你昨天是怎么做的能,能告诉我一下整个过程吗?"
她说:"过程,就是我一回家,然后厅里没人,估计他在屋里打游戏吧。我就把他喊出来了,出来的时候他还不太乐意,我就赶紧抱了他一下,然后就做饭去了。"
在最近的一次家长课堂中我向家长们分享了这个案例,作为一个思考题,让家长们思考,在这个案例中,为什么这个方法没有用呢?
讨论的结果比较一致,除了有一位家长坚持认为是方法的问题,其余所有家长都认为是这位妈妈的态度问题。因为拥抱这件事对于这位妈妈似乎只是例行公事,像完成任务,而拥抱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做这件事的态度又应该是什么?
心理学上认为态度有三种成分,分别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简单的说,就是你对这件事或这个人的看法、评价。情感成分就是对这件事或这个人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行为就是你做了什么。当着三种成分不协调的时候,占主导地位的成分是情感。
在生活中,拥抱更多的是用来表达温暖,或者接纳的态度。而在这个案例中,母亲认为拥抱孩子是有必要的,并且也做拥抱的行为,但是传递的情感却没有温暖,没有接纳,只是例行公事,隔离了所有的情感。那孩子感受到的母亲的态度,自然不言而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遇到亲子问题的时候,所有家长的问法都是一致的,就是我该怎么做?"做"只是行为,而与人沟通,要看的是态度,一种说教,高高在上的态度是不会有人愿意与你多交流。而改变态度不是看你说什么,做什么,而是表达出你的情感。
家长们都是爱孩子的,我深深相信这一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感觉到爸妈是爱他们的。为什么孩子感觉不到你的爱,不是你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只知道去"做",而忽略了去表达你的"情"。想让别人了解你态度,就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情感,不要总是在想着怎么做,你爱他,都把情感传递给他,他总会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