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先生今天终于去报名考驾照了。我不是吐槽他才去考驾照,我是吐槽他的拖延症。叶先生说要去考驾照从前年说到去年,又从去年说到了今年。
很深刻地记得,我们的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去打预防针,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等出租车等了近一个小时,叶先生忿忿地说:我就是不会开车,不然我明天就去把车提回来。
到了年底也就是前年的12月份,我托小区里的李阿姨帮忙找相熟的驾校。第二天,李阿姨很热心地给我送来一张名片,并且叮嘱我,要报名的话得赶紧的,听说过了元旦就涨价了。
一再催促叶先生去报名,可叶先生说:我如果去学车了的话,会很忙,就没有多少时间和你一起照顾宝宝了。还是等过了年你和小孩回老家后再去学吧。
然,老婆小孩在娘家过了一个月,叶先生也!没!有!去!报!名!
“等嘉定这项工作完成后再去吧。”“听说公司要裁员,我去申请被裁员吧。”“我还是等离职回老家后再去学吧。还能省不少钱呢。”……
然,我们已回到大恩施一个月了,叶先生一!直!没!有!报!名!
按每天郁闷一小时来计算,按他只拖延了去年一年的时间来计算,他的等待成本也有365个小时,折算成8小时工作日也有45.6个工作日了。何况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而拿驾照最快的只要一个多月啊。
他完全进入了传说中的“等死模式”,即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
2.
前段时间有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中向我询问大专文凭到底有没有用,她要不要参加自学考试去考个大专文凭。
这个朋友我们认识近十年了,她家姐妹多,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使得她很早就出外打工为家里减轻负担。而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了。我没想到她还在对上大学这件事耿耿于怀。
我在电话中跟她说:如果你想去就去。不要去想它有没有用,它也许不会给你带来很明显的质或量的变化,如升职加薪等。但它一定会丰富你的思想改变你的心情。你如果不去的话,它势必会成为你心中的一处痒。看,你都痒了那么多年了。你现在不去,它会继续痒下去。
看过一句话:一棵树最佳的种植时间是20年前,仅次于20年前的是现在。
3.
又绕回叶先生,小时候家里穷,大伯大伯母经常给予他零花钱补贴。所以现在叶先生经常给他们买礼物之类的,但大伯母总是说:不用,不用,等我死之后多烧点纸钱就好了。
这让我想起一则公益广告: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当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
等?你究竟想等到什么时候?
4.
在很久之前我也属于纠结派等待派。读到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讲令自己非常心动的东西要及时拿出来享用,举例说家里有一套非常漂亮的餐具,总是收起来舍不得用,总是想等到有非常尊贵的客人来时才拿出来用。可一年过去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尊贵的客人到来。
为什么对这个片断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我就拥有着这样一套餐具。几年前,有个朋友送我一套漂亮的情侣餐具,她说他们跟老人住一起不太合适用,送给我们刚好合适。可我一直没拿出来用,连包装盒都没舍得拆。
读了了近藤麻理惠的书后,我决定把它拿出来用,可是,现在我们变成了一家三口,情侣餐具明显不够用啊。
5.
前段时间收到一个非常喜欢的女装品牌的招商广告。因为才开展线下实体店,所以保证金低,零库存费零加盟费,关键它是我喜欢的品牌啊。挣扎了两天,决定还是打电话了解下。虽然我没有野心成为一个女强人,可我有成为女汉子的潜质啊。说不准咱就此跨入商界呼风唤雨了呢。
结果是,我想要加盟的区域被别人抢先一步了,一个驰聘商界的机会就这样流产了……但我还是开心呀,因为我进行了穿越,没有陷入等死模式。有了新的体验,对新的领域有了新的了解。这就是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