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出身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一年,在实践中的锤炼,让我明白了,管理的本质是信任,而不是监督。
无论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管理。但是管理的方法各有千秋,管理的幅度大相径庭,管理者的风格五花八门,管理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到底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是最有效的?
我的答案是: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朝一个目标前进。
原因很简单,只有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信任,并且可以互相成就的时候,这种协作关系才是健康、有效的。否则,一切规章、制度、流程只能是“表面功夫”,员工心中不服气、不理解就会表现到行动上的不配合,即便假装配合执行也会走样。
一个值得管理者反思的现象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员工之间、员工与上司之间变得不再“亲密无间”,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流程与规则。原先一句话就能办的事现在要走流程,从前一个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要先界定规则,不再有人主动承担责任,几乎所有事都指向一个词——“流程化”。
诚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经历效率到规范的转型,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规范”的初心。如果制定的规范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这种规范不但需要整治,还应当追究制定规范的人的责任。
或许,规范本身 “本位主义”和“老大主义”导向下的副产品。
另一个副作用是,这种前提就是“互不信任”的规则是会“传染”的,上行下效。上级之间的互不信任,导致各种明争暗斗,会让下级单位看轻、逆反乃至效仿;上下级之间的不信任,会导致各种猜忌,上级不放心,下属寒心;员工间的不信任,会耗费掉他们大量精力,最终导致企业的衰退和不景气。
有些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写工作总结,本来总结是非常有用处的,可以让人学会思考,留下工作证据,积累每日素材,可以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效率也翻倍,但是有些公司却把这个当成了监督员工的利器,每日检查员工的总结,不看别的,只看你做了多少件事,看看员工工作做的是不是足够多,值不值得拿这个工资,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员工感受到了深深的不信任。
随后来一句“总结使人进步”。听上去似乎还挺有道理,员工的一切行为似乎都进入了“被监督”、“被管理”的范畴。可是这样真的有效吗?可以杜绝企业的经营风险?员工的行为就规范可控了?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并非完全肯定。当组织对员工采取“监督监控”的时候,员工会产生“防备心理”,如果本身没有问题,就会尽可能地降低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如果本身有“非分之想”,就会想尽办法提升钻空子的水平。要知道,从专业角度来看,管理者未必比经办人更懂业务,很多规则表面上看没有问题,但从经办的角度来看就是漏洞百出。一旦真的出现问题,只会变得更加隐蔽。
而且,员工在心理上是有不信任感和挫败感的,这种情绪显然十分不利于企业发展。我并不是反对任何形式的监督,只是对“穷兵黩武”式的风险防范手段保留意见。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经说过,管理的本质不再是建立在强权上,而是建立在组织的信任上。
企业的经营发展出了问题,其实都是信任出了问题。员工不再相信组织,组织也不再相信员工,双方的关系剩下的只是戒备与防卫,缺少了爱与规则。
2017年,在“海底捞”遭遇的那次公关危机中,企业的回复就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与信任”。上午沦陷,下午逆袭,有人将海底捞的反应归纳为: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
在那份刷屏的海底捞“处理通报”中写道——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你们只需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该类事件的发生,更多是公司深层的管理问题,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
我们不谈这件事本身的是非对错,但仅此一点,至少表现出了企业管理层的态度:不让临时工顶包、不让基层员工扛雷。这不是宠溺,这是教育和信任。反观有些企业,任何问题和危机都会先将员工顶出去,该开除的开除、该降级的降级,立马划清界限,井水不犯河水,恨不得从来没招过这个员工。
我们不妨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一下,这种处理方式会让自己“真心悔改”吗?还是会激起数不尽的怨气和恶意,带着罪恶感离开呢?我还是相信“人性本善”的,大家在一起上班起码应当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而当员工相信你的时候,当你相信员工的时候,或许就是“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不久前看到过一段让我醍醐灌顶的话:“培养员工,让他强大到可以离开;对员工好,好到让他不舍得走”,我想,这大概就是对于有效管理的最佳诠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