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爸爸讲中国历史:唐—盛世和悲歌1

唐太宗的家事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他是隋朝末年大动乱的最后胜利者,但要论身世,他和隋炀帝杨广还是亲戚呢。李家和杨家都是北周的贵族,北周有个大贵族、大将军独孤信,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帅哥,说有一次他傍晚骑快马进城,不小心帽子歪了,结果很快全城都流行歪戴帽子。独孤信又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老丈人,他的大女儿是北周明帝的皇后,七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也是皇后,四女儿嫁的是唐高祖李渊的老爸,李渊称帝后追封老妈为元贞皇后,又是皇后。身为三代皇帝的老丈人,这在历史上也算独此一家了。

因为老妈这层关系,李渊和杨广算是表兄弟,所以隋唐虽为两朝,皇帝之间却是有血缘关系的。独孤信是鲜卑族的贵族,因此隋朝和唐朝的皇室都有鲜卑族的血统,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成果。今天鲜卑族早已经彻底和汉族融为一体了,唯一留下的痕迹,是偶尔还能遇见姓独孤或者姓拓跋的人。

李渊有22个儿子,最能干的是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四李元吉。还有个老三李元霸,16岁就死了,却成了民间传说里的人物,在隋唐演义里,他成了天下十八条好汉之首,使一对八百斤的大铁锤,双锤一抡,驱赶上百万的军队如同羊群。在小说里,似乎唐朝是李元霸一手打下来的。

实际当然不是这样,李渊打仗主要靠的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渊称帝后,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李世民封为秦王,李元吉封为齐王。李世民的战功太大了,而且长期在外独当一面,建立了自己的人才系统,就起了自己当太子的念头,秦王府和太子东宫的斗争开始了,老三李元吉在斗争中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

斗争逐渐激烈,李渊想从中调解,但两个儿子都是实权派,老爸说话已经没用了。从历史记载看,李建成还是相对温和一些的,他的手下和李元吉都出过找机会干掉李世民的主意,李建成都没采纳。但这些主意泄露到李世民那里,在手下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今天在西安还有遗址)设下伏兵,趁上朝的时候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之后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改年号贞观,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开始了。

贞观年间,人口和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稳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年只有二十多人被判死刑。据说有一年年末,唐太宗下令让全国290多个死刑犯回家办理后事,来年秋天回来受刑,第二年秋天,所有人都回来,没有一个人逃跑。这说明执法是比较公正的,社会管理也是严格的。内部稳定的大帝国,对外一定是有力量的,唐太宗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权,西域诸国尊称他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少数民族对国王的尊称,天可汗自然是居于西域各国之上了。

贞观之治怎么看

一般讲唐朝,上来一定是贞观之治,而我却先说了一大堆唐太宗的家事,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思考问题。

中国人写历史有个习惯,叫“为尊者讳”,就是对历史上做出过功绩的名人,往往不说他做过的不光彩的事,这个习惯直到现在还是没变。另一面呢,就是对历史上做过坏事的人,对他曾经干过的好事也不去提。这不是看待问题的科学态度。你们可以找一些写唐朝的历史书看看,基本上对玄武门之变都是一笔带过,然后就大力描写唐太宗如何治理国家,达成了贞观之治。

李世民在历史上公认是好皇帝。他最大的优点是懂得权力制约的好处。皇帝拥有决定一切的权力,很多皇帝都把这个权力用到极致,像秦始皇、隋炀帝,但是像李世民这样主动约束自己权力的皇帝很少。他愿意听大臣们的意见,即使意见很难听,特别违背自己的心意,只要别人说的有道理,他都接受。上次说过,中书省草拟命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李世民自己也遵守这个程序,他亲自下的命令,也要经门下省审核,审核通不过,皇帝的命令也执行不了,这是极为难得的。权力有了制约,就能防止个人一拍脑门想出的馊主意,毫无阻碍的执行下去,成为全国的行动。回想隋朝,杨广对外战争,挖运河,都不是错事,只是时机和安排不对,当时的大臣都曾提出异议,但杨广不听,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如果只拿皇帝这个岗位的标准来衡量,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但如果拿衡量普通人的标准来看,我觉得李世民是个可怕而又可怜的人。为了权力,他竟然亲手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小时候,他们一定曾经在一起嬉笑玩耍,当他一箭射死大哥的时候,如何下的去手?更可怕的是,他随后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孩子全都杀了,把李元吉的王妃纳入自己的后宫,之后李渊就“自愿”让出了皇位。为了当皇帝,残杀手足兄弟,逼迫自己的父亲,和那些家庭和睦的普通人相比,是不是可怜呢?况且他这皇帝也当得不顺心,为了树立自己虚心纳谏的形象,他从不反驳别人的批评,经常被人说的火冒三丈,当场不能发作,只能回到后宫去发火。你看看,为了取得皇帝这个无上的权力,他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但李世民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很好,后人对他评价非常高。如果看取得皇位前后的行为,李世民和杨广其实差不多,李世民大概还要更恶劣一些,可是他们俩的历史评价可是天壤之别啊。这就是中国注重结果的历史观导致的,胜者王侯败者寇,胜者的丑事被隐瞒,而败者的优点也被抹杀了。

况且贞观之治也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历史上虚心纳谏的皇帝并不少,为什么只有一个贞观之治?这说明贞观之治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治国首先看制度,唐朝的制度几乎完全沿袭隋朝,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军事制度(府兵制,也就是职业兵,平时种田,战时打仗),经济制度(均田制,政府整理户口,按户分配土地),人事制度(科举制),和隋朝基本一样。这就是一些历史学家把隋文帝的历史地位排在唐太宗之前的原因,建制度是比虚心纳谏更加重要和影响深远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历史,一个朝代开始阶段往往治理状况是比较好的,这有开国皇帝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上个朝代末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大量土地无主,地少人多的矛盾自然解决了,这个矛盾常常是古代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

评价一个人,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身边的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事,要全面的看,不要人云亦云。评价一件事,也没那么简单,我今天关于贞观之治的分析,也不过是管中窥豹而已,你们如果有兴趣,今后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