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先对未来一段时间我的写作计划做一个小小的预告,从开始写作起,我一直有一个想法萦绕在脑海中,就是想从自己的理财体验和具体的经历说开去,因为现在理财类的公号非常多,从各个角度都有精彩的介绍,但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觉得,如果能有一个普通的非科班出身的青年,仅仅从自己的理财体验谈起,既不说教,也不单纯的引介,就是做一个主观的陈述,毕竟是第一人称视角,对很多有兴趣但不知从何下手的理财小白们来说,也许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我本人也仍然处在非常初级的理财阶段,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与试错的过程当中, 所以我思考的东西也不过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 我也想给自己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这样就可以边学习边总结,所以下一步的写作,一方面是更加细致的谈自己的理财经历和心得以及学习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
今天我想聊一聊理财的策略问题,这个话题可以随时随地搜出数以万计的内容,从各部分资产配置的比例,到不断揣测国家目前的经济热点和财富聚集领域,相关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是我想起自己当初看这些内容时,总有这样的感受,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是看完以后仍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操作。从那时到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现在应该可以试着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任何指望依靠一个固定的比例即可完成最合理搭配的理财策略,都是不负责任和脱离现实的。一个年入千万的企业家和月固定工资的公务员是不可能共享同一个理财策略的,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年少即入社会的年轻人是不同的,一个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白领和在四线小县城里的包工头是不一样的,即使把范围限缩在同一座城市的同年龄段的中产阶级,有房和无房是不可比的,单身主义者和恋爱中的人以及有稳定家庭结构的人们也是无法比拟的,每个人的生活是由无数的变量构成的,所以不要再傻傻的问理财策略的问题了,我记得当年在学校学习法学中我最喜欢的学科-----民法学时,老师们曾经传递过这样的理念,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体系,市场经济的根基在于个人自由,预设的前提是,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每个人是自己利益最好的判断者和决断者,所以,我自己的经验是,当一个人意识到理财的重要,这是责任感的作用,绝对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因为这至少意味着你知道了,要自负其责的生活,甚至要为他人负责,下面要做的,是好好审视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设定清晰的方向,然后才可能得出贴合实际的理财策略。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吧,我当下的状况是,单身, 目前还在体制内工作,尽管自己离开的愿望强烈,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还无法离开,因为工作的原因,目前长期在外出差,且工作地点不定,2016年初在广州购房一套,每月还贷3000余元,大部分时间月收入(包含工资与理财收入)大概在一万二上下,父母在内地生活,有稳定工作及社保,其中母亲已退休,个人除房贷外每月支出在两三千之间,现状大概如此。
目前我个人纠结的问题在于,尽管囿于客观原因还无法离开体制内,但离开只是早晚而已,年届三十,对离开体制之后的方向却还是比较迷茫,尽管想努力充实自己,但每念及此,心中依然有些慌乱。我不是什么单身主义者,但同样因为目前的工作状态,没办法形成稳定的预期,所以只得单身。这是当前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尴尬。但是这些年如果说自己评价有什么基本满意的方面,那就是尽管现实不如人意,但是自己大体保持了向上的状态,至少一直坚持在充实自己,心理和情绪的调节也还不错,不是一个特别擅长交际的人,但人际关系整体不错。
基于此,前些年开始,我采取了正视现实的态度,那就是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也就是几年内应该还有稳定的工资收入,那么就一边充实自己,尽量挖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拓宽一点与社会的接触面,并结合知识付费趋势的兴起尝试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点,这方面增加一些支出,另一面在存量的基础上尝试学习并实践理财,尽量在稳妥的情况下慢慢多元化的配置,同时做好财务管理,尽量合理化收支平衡。到了去年年初,在了解一定的经济形势和区域特点之后,做了人生中第一笔比较重要的支出,在广州增城入手了一套房,把个人杠杆放到了最大比例,30%首付30年按揭,尽管首付的钱是家里支出的,但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拍板的,目前来看情况不错,该区域房价在我购房后出现了较大涨幅,同时每月还贷数额占月收入的比例也还比较合理。之后,我依然坚持一方面努力充实自己,另一方面继续坚定多元化和指数化的理财策略,现在来看,财务状况总体是不错的,当然,我知道,路还长,需要学习和探索的部分依然很多。
以上是以自己为例,做了一个大概的人生阶段和财务配套策略的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用,后面的写作里我会就具体的问题写的尽量详细一点,尤其是就理财的多元化和指数化方面,我相信如果愿意看到这里,可能也就是很多朋友的兴趣点之所在了,好了,今晚到这里,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