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北1032张晓伟
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紧紧抓住课堂的主动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简单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的几点做法:
一、交出话语权,关注学就要让学生说
经常看到一些教师课堂上激情澎湃、滔滔不绝,讲得唾沫横飞,而学生则注意力涣散、无精打采,教师一点也不关注。但在学生做题出错时,教师又常常抱怨“我都讲得这么明白,怎么还是不会呢?”教学需要教师的讲解与点拨,但这种讲解绝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我们教师应该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使知识内化。以教学“9的乘法口诀”为例,新课开始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1~8的乘法口诀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再请学生独立思考可能有哪些关于9的乘法口诀,最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成果。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已形成基本的学习方法。此时,通过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吗?在这节课中,无论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还是对即将进行学习的新知,都将话语权交给学生,期间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能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属于感知层面,而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复述,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则属于反思与提炼的层面。只有我们教师将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才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改变学习形式,关注学就要让学生做
我们看到许多数学课堂,教师一旦提问,学生立刻作答,且回答得非常正确,但这样看似学生反应很好,却很容易忽略无法回答问题的学生茫然的眼神。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时,教师出示了一道:用两个周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接成一个长方形,拼接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看完题目,几个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先邀请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再让另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过程,最后教师小结。课堂节奏如此之快,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就这样结束了讲评,许多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打开,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只能在懵懵懂懂中走过每一段学习的旅程,基本的学习经验根本不能得到累积,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深入,オ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如何才能有效改变上述的局面呢?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照题意画出拼接后的长方形,并标出相关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图形,想一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试着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最后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当学生听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后,会产生认知上的共鸣原来解题方法不止一种,只要细心琢磨题意,就一定能想出解题的办法。如此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实现由个体向全体迈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空间。
三、对接数学思想,关注学就要让学生悟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在深入研究与感知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并最终形成数学思想。数学思想也是数学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更是促进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形成独到的数学思想需要经过漫长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丰富学生认知与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如教学“找次品”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研究从3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使学生初步感受次品可能也现在天平左边、天平右边、天平外边这三个位置;然后研究从4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学生借助学具研究、汇报,发现把次品可能平均分成2份,也可以分成3份;最后研究从8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通过学生们汇报、对比发现分成3份更好一些,但并不对“平均分”充分认识,再通过研究9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平均分成三份最好,与8个形成对比,最后感知并总结出找次品的方法“尽量平均分成三份”。本节课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悟”出了找次品的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只有正确地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我的这些想法和做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在教学实际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