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类父母
缩小转换型(无视孩子情绪,认为没什么大不了,认为情绪有好坏之分,不能容忍负面情绪存在)、
压抑型(轻视情绪,看重行为,会因为行为责骂孩子,要求控制负面情绪,多用打骂方式)
放任型(一切都没问题,全盘包容,不区分情绪好坏,对情绪和行为不划定界限,不重视引导孩子处理情绪找到问题解决办法)
情绪引导型(包容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对行为划定明确界限,不轻易忽略孩子任何微小情绪变化,重视与孩子见的情绪沟通,尊重孩子独立自主性,引导孩子独立摸索解决矛盾的方法)
作者认为,只要肯敞开心扉谁都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现实中,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好情绪管理训练,很多人会表示困惑或者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因为自身情绪把持不住,反而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放下完美父母心态
没有谁天生就有情绪管理训练的天赋。父母不会绝对是哪一种类型,往往是集合了几种类型,突出和基本的特点决定了基本的类型。
无论如何,你不必苛求自己做到完美才去做孩子情绪管理训练。戈特曼博士的意见是,做到40%,就会奏效。
放心放手去做吧。
2.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
气质由生物学因素决定,与生俱来,会贯穿人的一生,不太可能发生大的变化。
关于气质有不同的理论,最著名的是哈佛大学杰罗姆·凯根教授的高反应(抑制性气质)和低反应(非抑制性气质)。高反应气质孩子会对细微的刺激表现出强烈的反应。低反应气质孩子是在较大的刺激时才会有所感知,反应速度和强度较弱。
还有一个理论把孩子分成三种气质:容易型(稳定顺从占比40%)、困难型(听不进父母的话唱反调占比10%)、迟缓型(慢半拍适应后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努力与执着--逐渐热情和大器晚成型15%)。
有些孩子身上一种气质比较突出,也有很多孩子兼具几种气质。
基于孩子的独特气质,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才会是适合孩子的。
3.认可孩子的成长环境
手机电脑的普及,让不少父母在关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管理问题上常常和孩子发生冲突。
大环境无法改变,重要的并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如何合理地使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用多久,这些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好规则,约法三章(记得未能遵守的条款也进行约定),双方同意后,按规定执行便好。
4.耐心耐心耐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无论任何情况家长都不应该松开牵着孩子的手。尝试与孩子进行情绪共享时,应该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哪怕10次、20次就算都是败了也不应该轻易放弃。
一种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时间。而让某种行为成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则需要63到100天时间。只要努力坚持两三个月即使不用刻意去想也会习惯成自然。即使我们在第一次尝试情绪管理训练时生硬别扭不习惯也大可不必灰心丧气。不懈地坚持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