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时间管理,首先都要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你才能知道需要学些什么,才能知道要做些什么。
那么,如何确定有激励作用的目标呢?或者说,目标,梦想,理想,志向,抱负,野心,是从哪里来的呢?
蒲松龄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广为流传的对联道出了人手志向的两大来处,一是看到了别人的“乐”,立志向其看齐。项羽小时候看到了秦始皇的荣华富贵,羡慕得哈喇子流了一地,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而”的豪言壮语。二是自己尝尽了“苦”,立志改变现状。勾践战败成了俘虏,在吴国受尽屈辱,每日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东山再起,大仇得报。
我以为,真正有激励作用的目标不是可以想出来的,它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的,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说白了,真正的人生志向都是被别人刺激出来的,不受点刺激,是不会有什么抱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