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的魂在沙坡尾。
它处于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
各处旅行的的浮沙,
最终都会随着洋流涌到这里来,
久之,形成一湾月牙形浅浅的海湾,
自然也成了旧时渔船停靠的避风港。
-
岛内最初的一批渔民选择沿岸而居,
两至三层高高低低,
错落有致、个性涂装的民居,
也成了厦门“古早味”的组成部分。
沿海渔船朝出暮归,
在大担南北采捕,风发则鱼贯而回。
这样传统的烙印现在依然存在,
在夕阳浪漫的时刻,
暮归的渔船,还展示着矫健的身姿。
-
金黄色的沙滩边,潮来潮去,
上演如往昔一般劳作的场景;
海鸟在低空斡旋,伴着炊烟起舞,
米饭带着木桶的香气,
是许多厦门土著儿时的回忆。
老厦门的“肖年仔”(少年)
会在滩涂上挖招潮蟹,
在礁石水洼里围弹涂鱼,
在桥墩和礁石上摘苦螺和海蛎子,
然后在巷弄里挥舞着竹剑穿梭。
-
闻到屋子里的煎蟹飘出的香味,
冷不丁会被大人像抓小鸡一样,
丢到海里学游泳……
-
于是要解读厦门的古早味,
原住民会选择去沙坡尾坐坐,
看看这熟悉而陌生的房子和人群。
我第一次到沙坡尾是2011年,
那个时候人们称它为“厦港”。
我坐在岸边的石墩子上,
海风吹乱头发的感觉像是在旅行。
-
那是有腥味的海风,
岸边的水泥地上,
总有一些被渔民遗漏的小虾小蟹。
-
那个时候手机不够智能,
社交软件也还不流行,
人们都还在为自己而努力生活,
只是午后悠闲的情绪,
没有人分享而已。
而后我就经常散步厦港,
这里的小巷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那个时候演武大桥早就修好了,
大渔船进不来,
只有小渔船依然停靠在这里。
-
潮涨时片片孤舟摇曳在水面,
潮落时东倒西歪在淤泥上。
-
那时没有高楼和酒吧,
没有音响里的民谣歌曲;
阻隔不了海面上的游轮,
和海浪的声音。
厦港成为了清空自己的存在,
就像王家卫电影里的那个树洞。
大概是人能和某个物品自由地对话,
但面对他人时却变得沟通无能。
-
那一年本拉登刚被击毙,
福岛核电站危机,
中国下水首艘航母,
智能手机刚刚开始普及……
-
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年里,
信息开始爆炸性地传播,
人和人却越来越遥远。
2013年,厦港已经开始改造,
岸边立上了临时护栏,
周围的民居也赶走了租客。
我甚至觉得不久将要失去它,
与她的交流愈加密切。
-
开心时与它分享,
失意时寻求它的安慰,
失眠时也曾在这里等待天明……
-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索取者,
却不得知或者不能接受,
它只是换了个方式来陪伴我们而已。
可惜厦门终究还是太小,
现代气息扩散的太快,
现在的厦港已经形成了一个,
以文化艺术为主的商业街区。
-
每一个城市都大抵有这么个地方,
让你可以坐在小店里,
点一杯网红饮品,
看着红色的裙子和绿色的酒,
拍一段搞笑或者诱惑的网红视频,
还不忘带一个这个小港的地理定位;
-
却永远不懂这定位中的小港,
它淡淡的欢乐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