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女儿开学的日子,下午两点报到并召开家长会,女儿还在画室集训,不能按时回来报到。
往年关于女儿上学的相关事宜都是我一手操办,亲力亲为,我也乐在其中,享受着与女儿的这种亲密,把卢先生排斥在外。
但是这一次的时间正好和我的研修课是同一时间段,我犹豫再三,还是让卢先生带着二宝一起去给女儿开家长会,而我则安心的去上我的研修课。
下午六点钟,我们几乎同时回到家。吃过晚饭后,卢先生有点兴奋地和我交流家长会的一些内容,与班主任沟通请假的过程,还有二宝在参加会议中的一些趣事,能感觉到卢先生是积极的开心的。
想起在我与女儿的相处中,我有意无意地把卢先生排斥的远远的,也就是本该是我、女儿和卢先生组成的理想中等边三角形的亲子关系,因着我与女儿的过于亲密,卢先生被边缘化了。
如果把家庭亲子关系看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父亲、母亲、孩子便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条边都代表着两个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理想的亲子三角关系是父亲、母亲、孩子三点,两两距离相同,构成等边三角形。
亲子三角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起源于母子共生期,经过母子关系的分离逐渐发展起来的。
母子共生期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母子一体期,即孩子在母腹内,孩子全然依靠母亲的供给存活;二是母子心理共生期,即孩子脱离母腹,脐带剪断,意味着生理上的分离,但孩子三岁之前,与母亲在在心理上并未分离,仍属共生阶段。这就意味着三岁之前,母亲与孩子越亲密孩子的安全感越充足。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母子需要分离,之间的共生关系需要打破,这段时期一般在三岁左右。父亲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促进母亲与孩子的分离。如果父亲的力量够大,加上母亲的积极配合,就会形成稳定而又健康的等边亲子三角关系。在这种亲子三角关系中,父母关系良好,母子与父子关系良好。
三角形的三条边不相等的时候,意味着父、母、子三者关系处于不平衡状态
。大致有三类,母与子关系过近,父与母、父与子关系远;父与子关系过近,父与母、母与子关系远;父与母关系近,母与子、父与子关系远。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最常见是母与子关系过近,父亲被边缘化,进而父亲与工作关系亲密起来。更为严重的是母亲与孩子是共生,父亲与工作是共生,各成一体。
将不等边的三角形拉回等边的状态,也就是恢复亲子关系健康的一个过程。如此看来方法似乎不难,无外乎将过近的关系推远,过远的关系拉近。
在母子关系过近的问题中,母亲在孩子身上投注了太多,或许有精神寄托,或许有情感依赖,甚至把灵魂寄放在了孩子身上。一个身体只能容纳一个灵魂,孩子同样不堪重负。那么这种母子关系的远离,就如同一种情感剥离,是一种真正对情的割舍,难吗?真难。
母爱之伟大,就在于她的舍。孩子成长就是一种渐行渐远的分离,母爱最终就是为了和孩子更好的分离!
母子关系太近,母亲与孩子难以分离的背后,常常与父亲脱不了关系,可能是母亲感受不到丈夫的爱,转而将感情投注于孩子身上。所以父亲的加入,可以冲淡母子之间的过近关系。而最好的家庭关系是父亲爱母亲,母亲爱孩子。如此看来,父亲的加入比母亲远离容易一些。
在父母子组成的家庭系统中,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系统的所有部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变了就都变了。
那么就改变自己吧,把自己当自己。塑造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如同那个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