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发小糕糕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她从小美到大,即使是大家激素乱飙,歪鼻肿脸的青春期,她也保持着高水准的美貌,顶着一张俏脸,实力演绎人群之中最耀眼。
就连我妈,一个审美老式,钟情于革命年代银盘脸的老阿姨,都臣服于她的美貌。不管看到哪个流量小花的广告都一脸不屑,“没有糕糕好看”。
上周末我和糕糕参加朋友的婚礼,在朋友圈发了和她的合照,却炸出了毒舌男。
毒舌男痛心疾首地问我:
“这种照片你为什么要发出来!你看看你,短发戴眼镜,活脱脱一个高中班主任,糕糕那么少女,你就像她老师!”
我被镇住,默默回一句,我觉得自己还挺有气质呢。
他秒回,对啊!中年知识分子的气质!
咔咔两声,我那脆弱的玻璃心,碎了。
2
其实我并没有多么的害怕或者抗拒衰老,妄想挑战自然规律,也不过是渺小人类的自寻烦恼。
我甚至能清楚的感知这两年自己老化的速度,就像把一块橡胶,在太阳下暴晒,眼睁睁就硬化开裂了。
青春穿越了我,就像一阵迅速刮过的穿堂风。
发际线后退、眼袋加重、皮肤下垂——养孩子的头几年会比较辛苦,生娃导致巨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我犹如从云端一脚踩进现实。
我开始正经严肃地考虑早教、房子、理财、人身保险这些实际又陌生的东西。不是有句话说么,文艺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治好了。
我倒是觉得自己有点矫枉过正,从文艺走向了俗气,人一俗气就显出老态,再也不复少女时代的梦幻与轻盈,连眼角都毫无生气地下垂。
这一点,时光和我都很清楚。
也没在怕的啊,等孩子大了,文艺回来嘛。
3
而对“老”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老”本身,而是大家对它避之不及的态度。
尤其对女人而言,“老女人”比“老男人”更显得轻慢无礼。“老男人”还颇有些历经人世沧桑的成熟韵味,“老女人”就是彻头彻尾的贬义了。
社会对“老女人”的不和善,从赵雷那首《三十岁的女人》里就可以窥见一二。“再灿烂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好像三十岁已经老得不成样。
除了男同胞的diss,女同胞内部还特别不团结,攀比年轻的事每个小姑娘都干过吧。“那个80年的老女人”、“那个89年的老女人”、“那个95年的老女人”,越是把年轻当资本的小女孩,越不会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十年二十年后的样子。
即使年近三十仍被称赞少女感十足的糕糕,也愈发不安,嫌自己“美则美矣,毫无灵气”,还不止一次地和我抱怨,走在大街上,放眼过去都是年轻的姑娘,像韭菜似的割也割不完,扎眼!
其实哪是年轻姑娘多啊,只是她身处年龄鄙视链中,根本不会注意那些比她年纪大的大姐阿姨。
普通人尚且如此,女明星们更是疯狂地要把青春留住,那些时不时就冒出的表情死板面部肿胀笑容僵硬,怎么也认不出的脸,不用说也知道又是经过了一番“修补”。
说到底,都是些“不服老”的倔蹄子。
4
所以,究竟该怎样对待“变老”这件事?
学着欣赏各个年龄段的美吧,美是不该有标签的,并不是所有的中年人都爱用保温杯喝枸杞,也并不是所有的美都应该用“少女感”来定义。
我觉得当下一个很好的趋势是,媒体终于把铺天盖地宣传杨幂式“少女感”和网红式美貌的势头缓和下来了,在大眼睛锥子脸的审美范式里,让出了一点点的空间给袁泉、俞飞鸿这样不那么流行的美。
如果说美丽和年龄是一对齿轮,那她们的美就是相当啮合又恰如其分的,淡然开阔。带着对年龄的无所谓,让人看着就坦然、自在。
毕竟“少女感”可遇不可求,30岁还能保持20岁的甜美、娇憨、天真,固然是难能可贵的好事,刻意追求却是过犹不及。
中年知识分子的气质就不美吗?
虽然嘴上总是喊着“年年十八”,但我心里早接受了自己人近中年的事实,也愿意结结实实地承担中年人的烦恼。
困扰我的不是年龄,而是如何将自己塑造成“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这一年我不停尝试自我推翻与重建,不敢跟别人比,却也是真真实实地在进步和学习。
比起“少女感”,现在的中年知识分子气质更让我甘之如饴。这是现在最适合我,也是我最适合的气质。是我最舒适自然的样子。
人的气质是独一无二的,一门心思想要“青春永驻”总会失望,不如就放下身段和自己的年龄和解吧。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可爱啊,当你“老”得从容,就自然美得从容了。
另外,年轻的心态也很重要啊。做一个中年人,承担中年人养家糊口的义务,和心态年轻是可以共存的。
现实生活一地鸡毛,假如时刻都想着“都快30岁了……”都是当妈的人了……”“这辈子就这样了……“这种混吃等死的话,是有多丧气啊?这不是正视年龄,是过早枯萎,把眼前的苟且拌饭吃。
还是在那次婚礼上,我和糕糕并排坐着,从婚姻到工作各种吐槽,越聊越愁眉苦脸。而我们对面两个姑娘,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一脸的眉飞色舞生气勃勃。明明都是同龄人,他们从眼神到脸色都比我们要年轻好多。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对面姑娘们闪闪发光的眼睛,缓过气来问糕糕,有没有觉得今晚的我们俩好老气,把各种不如意分享了一遍,让对方都徒增了一份不如意。
糕糕说是呀,我们是从什么时候起,是妈妈,是妻子,是儿媳,是下属,却偏偏不是自己的呢。
虽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婆婆妈妈的事情里耗光了对生活的热情,却总是会不小心会跌进“身份”的怪圈,觉得自己潇洒快活的时代完结了,如今只是个深陷中年危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中年妇女。
简直太糟糕了,谁规定结完婚生完孩子就要做一个满身油烟味的主妇呢。
谁还没有点中年焦虑,可是在焦虑中,把整个自己都抛弃,眼里只有芝麻绿豆大的小小世界和买菜做饭带孩子这种琐事,活成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很喜欢《重返二十岁》里的徐子珊,她扮演的“奶奶”就是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和年轻的心态间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如果真有重返二十岁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能力去认识、融入全新的时代的,然而“奶奶”既有年轻人勇于尝试的酷劲儿,把爱好发展成事业、和小鲜肉谈起了恋爱;也有身为一个长辈的担当,孙子出车祸需要输血,哪怕崭新的美好人生诱惑再大,也能毅然决然放弃。
这就是“老”正确的打开方式啊,不畏惧责任,也不逃避未知,不放弃自我,也不害怕失去。
5
我们有可能避免油腻、避免庸俗、避免乏味、避免猥琐,但是我们永远躲不开“老”。
青春固然好,但我更希望自己有一份坦然面对年龄和皱纹的底气,踏踏实实拥抱当下,做一个有酒有肉、有诗有歌的中年人。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