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上海卷:被需要】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一
余秋雨讲过这么一个事情。当年,他随凤凰卫视走世界。快到北极的时候,是凤凰卫视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开车。整个漫长的路途,只有两个人。在漫天大雪中,又看不清眼前的风景。如此枯燥,怎么办才好呢?
余秋雨就让刘长乐给他讲讲最近半年,国际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
刘长乐答应了。这对刘长乐来说不是难事,他是传媒大亨,重要的新闻他都一清二楚。
可是一开始回忆,刘长乐的表情就变了,从兴奋变为迷惘。他给余秋雨讲国际新闻,讲了十分钟,讲国内新闻,讲了五分钟。半年内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就这样用十五分钟讲完。
刘长乐解释:“很多国际新闻,当事情过去之后,连再说一遍的动力也没有了。因为,已经一点也不重要了。”
这事本身,对余秋雨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他感慨,这半年来,他的那些追逐新闻的朋友们,半年的努力,绝大多数,白费了。而他,远离新闻,考察、写作,完成了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他“大赚”了。
余秋雨还回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是这样产生的。当时,国内的大环境动荡不安,他的家庭环境也不好,几乎都到了自身难保的情况了。他却埋头于图书馆的外文书库中,自己翻译整理,终于编出了轰动国内外的《世界戏剧学》。
余秋雨说,他编这本书时,并没有目的,甚至是想着把书稿装在塑料袋中,多年以后才被发现。谁知道很快,书顺利出版,他也因此一跃而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
倘若余秋雨也如常人一样,时常想着“被需要”,可能,中国会少一位文化大家。
二
让我们再往前,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在这个朝代,有这样三个文化大家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王安石,一个是司马光,还有一个是苏轼。
王安石为增加朝廷收入,大刀阔斧改革,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论,得罪了许多人。他作风简朴,有时衣服脏了也不洗。被罢相后,一次,苏轼路过金陵去看望他。他大苏轼十几岁,却高兴得穿着便服骑着毛驴就去码头接苏轼。
苏轼在政见上并不认同王安石,但这并不妨碍他与王安石交好。他见王安石骑驴而来,不戴帽就从船里跑出来,笑着说我今天以野人模样参见大丞相,真是失礼。王安石笑答,繁文缛节岂为我辈所设?
见了面,两人一起游山玩水。临别的时候,苏轼就写诗说,我如果早十年追随王安石就好了(劝我试求三亩地,从公已觉十年迟)。而王安石就夸他,我一生写诗都写不出这么好的句子。
王安石力行变法的时候,司马光跑去编《资治通鉴》,一编就是十九年。王安石罢相,司马光拜相,三下五除二,把王安石推行的新法统统废除掉。
苏轼觉得这样不对,和司马光争论起来,质问司马光是不是现在大权在握就不许他知无不言了,司马光笑着道歉,但依然不改。
而后,王安石病逝,司马光却命令厚葬王安石。
这三个人,都是堂堂君子,都不在乎“被需要”,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深深印记。
三
所以,想要成为了不起的人,就要不在乎“被需要”?
不是完全不在乎,而是没有必要太在乎。
“被需要”的需要,会浪费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不能专心致志,做出一番成绩。
“被需要”的需要,会让我们变成刻意去讨好别人的人,而不是成为富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
“被需要”的需要,会让我们不能理直气壮做自己认定好的事情,最终一事无成……
了不起的人,不在乎“被需要”。他们清楚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何处,并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方向。而这样的笃定和坚持,又帮助他们成就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