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看似呆板刻意的重复行为,直到最后,才看出来,许三观是什么都知道的,比如他卖血的那个炒猪肝,我一开始只以为他是傻傻的模仿,所以,把别人想的傻傻的,反而自己是个憨的。其实也可以看出来作者就是这么写的,虚虚地划一道,却原来是没看清。
就卖血来看,许三观的血就是他应对灾祸的本领了,他没有死在上海的卖血路上,却在新的血头,看似新的时代中落魄淡出。卖血这个事儿,有好几拨人,有村里那两个,两个都去世了,是农村用得更多,还是生计都压在卖血上了?还有在上海路上的来喜来顺,卖了血而混不在意许三观建议的来喜还好吗?血头最后也死了,吃的太好了吗?这个血头也是很谨慎的,这也是一种智慧吧,在这里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许三观这个人,很难说。作者就像在画一副线条图,架子起来了,内里却看不透。基本上都是用语言来表现找一个人,很有特色。所做的事偶尔也很出人意料,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啊?知道自己当了龟头,打了许玉兰,去勾搭了一哈林芬芳,然后也就算了。批评大会,还说自己也有错。很有度的一个男人。有计较,有愚昧,但是他也很幽默,还跟爱他的儿子婆娘。为什么许一乐就喜欢许三观?他知道这个家没他爹不行,许玉兰最后也是真爱他了吧。二儿子三儿子也很奇怪,自己家人生病了,宁愿自己生病了也要顾着,也很爱他爹,虽然他们的孝道掩在所谓的面子之下,很奇怪,我总想给每个人的行为找一个原因。很多事也许找不到吧。
还有许玉兰这个人,是虚荣的,她得利器就是坐在门槛上撒泼,以舆论压住许三观。她还很坚强,就是顺着批斗她,天天弯着腰站着,可以说很打脸了,一想别人看不见她也就过来了。而且还很有规划,天灾也难不到她,真的很有农村老一辈那种算计和智慧。记得最清的是,一天少一把米也饿不着你,可是存起来就能救人命。许三观是卖血,许玉兰是从生活里斤斤计较,好像这时代的人都在防着,生活的苦难。对于今天来说,也很有意义,不能忘本,居安思危。
还有其中的时代动荡,平淡的语言反而更显讽刺。
卖的是什么血,谁的血,是这祖辈,是这大地,以这样的方式滋养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