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好久,貌似还是这个早已被用滥了的句式最适合这篇文章/汗)
【1】
前段时间,被央视诗词大会和武亦姝狠狠地刷了一把屏。朋友圈充斥着各种有关诗词大会和诗词的转帖。不过到了今天,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相关文章了,所以,我可以说一说了。
但我不想说诗词大会。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电视娱乐节目,而已。口号喊的再响亮,文章做的再漂亮,挂帅的还是收视率,所以请的专家也是最有收视率的,而非古诗词造诣最深的。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始终只是工具,如果收视率不高,再传统的文化也照样要下课的。但人家电视台追求收视率本无可厚非,客观上也是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诗词大会是个好的娱乐节目。
我也不想说武亦姝。作为一名16岁的高中生,她的表现的确非常好,但过多的赞誉对其成长并非好事,称其“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更过于夸张。因为才女可不是靠记忆力就能当的,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创作才华,比如李清照。况且易安居士的记忆力也甩武同学几条街。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写道:“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你看,随便说个典故,她都可以说出是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这难度可比背诗大多了!纳兰词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即言此事。
我只想说说诗词。
【2】
诗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冷。
一说到诗词,我想很多人眼前马上就会飘过来一大堆格律啊平仄啊什么的,然后立马就头昏脑胀眼花缭乱了。
但是,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头大的格律和平仄,对古人来说其实很平常,因为他们平时就是这么说话的。在古代,不要说文人雅士,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引车卖浆者之流,说出来的话放到现在也是文言文,看起来也很有文化内涵的样子。
而且古人上学,既不用上奥数提高班,也不用上英语辅导班,更不用背政治考点。他们就学四书五经三百千,每天摇头晃脑地吟诵复吟诵,什么平仄和格律都牢记在心里了。课堂练习和回家作业也大多是对个对子啊、写首诗啊什么的,这下平仄和格律都融入到血液里了。
而古代文人的娱乐活动是什么呢?清醒的时候对对对子写写诗,喝高了行酒令的时候,还是对对对子写写诗——节目中出现的飞花令,就是古代的一种酒令。
不仅仅文人,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普通老百姓,也是喜欢写诗的,比如我们现在很熟悉的那位张打油同志,以及他的这首《咏雪》: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顺便还传下了“打油诗”这门行业。可以相信,还有更多的老百姓也会也爱写诗的,只不过没有流传下来而已。
所以,诗词其实就是古人的日常生活。
就像现在人人爱发个朋友圈一样,诗词就是古人的朋友圈。如果那个时候能自拍,也许很多古代文人就不会写诗了。然而并没有,所以他们只好写诗。看到什么了,写首诗;想到什么了,再写首诗;送别朋友,又写首诗;朋友重聚,还写首诗……诗词就这么一首接一首地写出来,然后再你和我一下,我和你一下,整个朋友圈里就热闹了。写得好的就点个赞,特别好的还转发、传唱,好比现在的段子。所以好诗人都是段子手——当然,要比现在的段子手好出不止一个段位。
【3】
诗词甚至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诗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诗词都那么美好,那么经典。那是因为,这些都是经过时间的精挑细选而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更多的诗词作品早就湮灭在岁月的长河里了。比如,光乾隆一人就写过近四万首诗,不过可惜,一句也没有流传开来。要是你一开始看到的都是“皇阿玛”的诗,说不定早就捏着鼻子从此不看诗词了。
古代诗词的一大功能,是“应制”,也就是专门给皇家拍马屁歌功颂德的。当然,水平好的诗人,应制诗也可以写得很好,如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等。
古代诗词的另一大功能则是用作敲门砖,即“干谒诗”。最有名的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另一首有名的干谒诗是《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临考写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目的是为了探听虚实,这跟我们在期末考之前想找任课老师套点题有什么分别?甚至连李诗仙在求职信《与韩荆州书》中都写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句子,希望获得韩朝宗接见和称誉。
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觉得美好的诗词不那么纯粹了?别急,这还没完呢。
跟任何文学作品一样,诗词也是美化了的古代生活。就像你在武侠小说里看到大侠们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从不需要去打工赚钱一样,诗人们永远不会在诗里写自己怎样朝九晚五累死累活地打工养家,或是昨晚跟妻子吵架前天把孩子骂,而总是思游千古心怀天下。比如,东坡居士写龙丘先生“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但你在陈季常自己的诗文里,可不一定会找到这方面的描写。
晒到朋友圈里的生活,永远都是美好的。
【4】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样,我们还需要诗词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正因为古时候诗词的接地气和生活化,才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试想一下,当你要拍一个人的马屁时,你脱出而口一首诗,而不是“厉害了我的哥”;当你刷朋友圈的时候,你信手写下一首诗,而不是自己也认不出来是谁的“自拍照”;当你去求人办事的时候,你递过去一首诗,而不是卡、钱、礼物、美色……那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只是,社会发展得太快,我们离那个时代越来越远,已经忘了那些曾经的文化基因。但时代越喧嚣,我们越需要诗词的力量。在某篇公众号文章里看到这样一段话:“诗歌从来都是流淌于生活之流中,润物无声。它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但却能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或可作为注解。
诗词大会之后,传统文化被很多人提起。之后两天恰逢元宵节,也有很多人叫着嚷着说元宵节才是中国的情人节云云的人。但又过了两天之后的2月14日,朋友圈里晒的都是金啊银啊花啊金银花啊什么的,我没看到有任何一个人是用诗词向心目中的女神表达情意的(或许有几个勇敢者这么做了但没有发朋友圈,如果真这样的话,我估计他们当晚的约会多半泡汤了)。
今年大捧武亦姝的人中,估计有很多在去年成语大会之后也是把“白话灵犀”当成女神的。当然,现在他们关注的是董卿的“朗读者”。不是说这些节目不好,而是,靠一些节目引发的热度,往往很难持久,在节目结束之后很快就会冷下去了。
我们需要的是让诗词融入我们的生活。
让诗词融入生活并不是背诗词,更不是背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倡导每个人都去学写古诗词,没那个可能更没那个必要——因为语言的变迁,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写一首旧体诗都是很有难度的,别说我们了,你看乾隆这哥们儿一生写了4万首,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更不是真的要像古诗中一样在一个没有WiFi没有互联网没有热水器的地方生活,那样估计用不了一天你就想逃跑了。
让诗词融入生活,是要保持一颗有诗意的心:看见森林时不会只想着能生产多少木材,还能想到其中有鸟叫虫鸣草绿花香;看惯了老板的脸色之后,还能回家陪老婆看肥皂剧陪儿子玩躲猫猫;除了低头看手机之外,还能拿起一本纸质书;除了埋头挣钱,还能想起仰望星空……用一句已经烂大街的话来说就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