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
很高兴能陪你一起长大
作者:周国平 郝景芳 等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好书总是要推荐给愿意阅读的朋友,记着有个故事说,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要去学习,终身学习。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也是我们父母的一次成长。
好的教养长什么样?
好的亲子关系又是怎样的?
这是很多父母在育儿上的普遍焦虑。不可否认,面向未来的育儿,父母的视野和格局显得越发重要。而视野和格局,一般的教养类书籍是无法给予的。
名家达人们从个人成长与人生经验中汲取养分,力求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与教养。这些心意,都坦诚分享在他们写给孩子的书信、随笔里。
母亲节时,为母亲买了红的、绿的、粉的三种颜色的康乃馨。母亲说,这么多颜色,你要唱戏啊!很庆幸七十多岁的母亲还能如此睿智地与我开玩笑。远远地看着她将康乃馨插在花瓶里,左摆右摆,欣赏起来。我心头不禁一酸,母亲啊,若早生我十年该多好,我们可以有更长的相知相伴。
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既独立又牵绊。这是我在阅读《很高兴能陪你一起长大》的时候,领悟到的。本书分三辑,收录了包括周国平、郝景芳、庄祖宜、宁远等文化名人撰写的二十余篇谈亲子教育的文章。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家庭教育方法各不相同,但他们提倡的新型亲子关系里,不约而同地包括:独立、平等与自由。
开篇收录了庆山的《我们彼此的人生是独立的》。
庆山说,“在关心女儿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独立和互相尊重的意味,也就是说,我们注意与她之间保持略微的距离感。”
事实上,这与庆山年轻时的想法如出一辙。她在《素时锦年》里曾经写过:“有时,美的本身就是一种距离感,它需要成全,而不是占有。”庆山将母女关系说得坦白明了。你若承认人类血缘关系的美感,就必须去滋养和保护它。血亲的牵绊是天生而无法改变的,但彼此独立却需要刻意去培养。女儿知道她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妈妈的女儿。妈妈也应该知道,除了养育儿女,她还有自己的人生需要精彩地过。庆山说在家陪女儿的那几年,如何保持各自的天性,是她考虑得最多的。
麦家给儿子的信
麦家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毫无疑问,不论孩子在哪里,困难都差不多。因此,培养孩子抵挡这些困难的品格都是一样的。你无法想象麦家对儿子说的不是有困难找老爸,而是“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也许有读者会说,文化人真矫情啊。
可接下来,麦家竟用了大量的篇幅讲爱,给儿子讲如何爱人,如何爱生活。他说,“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爱啊,一直站在平等的延长线上。懂爱,是人生里最重要的一堂课,但我们许多父母都忽略了。
父母与儿女平等吗?在我们这个多数人尊崇儒家的国度里,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老子错了也是对的!谁让我是你老子呢?可是,身为父母,你们并没有经验呀,你们也是初学者,像个小学生。摄影家郑国强在与儿子的通信中,不得不坦白:当爸爸,我没有经验啊,因此在儿子每次淘气顽皮的时候,只能见招拆招,还要竭力克制自己行使爸爸“强权”的欲望,阻止自己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在儿子成年后,与儿子总结起养育的得失来,老爸真是经验满满,所有的委屈与心酸都化为笑谈。的确,育儿这么多年,老爸与儿子一起成长了。
可想而知,这么坦诚的老爸养出的儿子回信更精彩!郑艺给老爸的困惑纷纷解疑,甚至鼓励老爸继续从事自己未竟的事业。信中的最后一句真感人:在这个拼爹的社会,你让我无往而不胜。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亲子关系,独立而牵绊。但促成这种关系的前提是:平等。
我们都说孩子是最纯真的。可这纯真需要用自由来保护,否则,他们的纯真就会被扼杀。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的作者大J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做你想做,爱你想爱。”
大J的小孩是早产儿,经历了长时间的治疗,父母才将小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因此,没有什么比她的小生命更重要,而生命存在最好的方式是自由自在,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贪图享乐。
阅毕全书,我有了些感悟。父母儿女,在彼此的人生里相遇,就是为了独立与牵绊。因为那样的人生,美得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