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高考之后买的。刚高中毕业,还未脱去稚气,说话为人仍有不足,尚不知自己的未来与憧憬的生活,容易被人牵引着走到别人的世界里去。开始看这书的时候,我已放假两月,看了几页便觉得真好,像是王维写的“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的心态,然后匆匆忙忙说与母亲:“这本书写的挺好的“就飞向大洋彼岸了。
在国外一年半的日子里,我飞速地成长独立,开始建立自己的观念,开始思考人生。再次翻开这本书时,心境已大不同,遂发现并不是书里的每句话我都认同。书里采访了四名身份职业年代不同的人,总的归纳来,我觉得就两字,“无争“。每个人的心态都平和,遗世独立,与世无争。
前两位分别是厨师与画家,庆山与他们一起讲些细细碎碎的平常事,再通过一起的谈话与生活发掘一些人生观。大部分我持以赞同态度,有些我不敢苟同,比如我从中得到的许多信息指向”城市是坏的,人类在倒退“,所以他们回到乡村,每日喝茶写字作画做菜。这场景我似乎在雪小禅的《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见过,略微刻意,过于强调返璞归真反而失真。不是精通琴棋书画就可抛弃世间杂念,它们没有因果关系。生活在嘈杂的世界,欲望是上天给予的,本是人性的一部分,何必用力将其剜去,留的一滩血来向世人宣告:我已无欲。这是不对的。商人重利,这就是欲,可是若是无欲,那还谈何商品,交易与生活。乡村也是如此,若是心里清净,即便住在城市也没有什么不同,”大隐隐于市“即是佐证。所以,不必刻意,也不必崇尚农村,清心寡欲的神太少,唯有踏踏实实地生活才可做好凡人。
我更偏爱后两人,一是桑济嘉措,僧人,一是叶名珮,古琴人。
大概是年纪更接近,桑济的话我倒是觉得很中听。他觉得现代社会的浮躁与人们缺乏对于自己言行的责任感有关系,人们不在乎自己是否对别人产生伤害,但却憎恨伤害自己的人。不是对等的关系,就很难追求社会的平等。另外,做事之前也应该考虑后果,“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然后再决定去做与否。这与”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观点类似,如果可避免最坏结果,就去做。这个基本法则在很多地方都适用,可以将自己的心渐渐弄大,变得没那么脆弱。总的看来,”善“这个字在桑济的心里应该是有很重要的位置,与人善,也是与自己善。
我之前在网上有看见过弹奏古琴的视频,读叶名珮老师的这部分,我是听着她的《阳关三叠》读完的。古代的玩意儿都是自有妙处也有规则,如古琴有“五不弹“,”十四宜弹“及”操琴戒“。不得不说,古人是非常重视仪式感的,注重仪式感的人有敬畏之心。陈丹青曾说过,”民国随便哪个混蛋晃出去,回来也没啥成就,照片拍出来,派头对的“,不像现如今的留洋生,出次国十分容易可是拍张照片倒是土得吓人。所以说,仪式感是件很重要的东西。古人那么多讲究,能够流传至今,并非全无道理。有时候学习古代文化,倒不说学出什么名堂,单单放下包袱修身养性,已是足矣。
摘些句子:
他(醉庐主人)说,很多人号称自己是吃货,其实对于如何吃并不清楚。只是炫耀自己尝到了新菜,去到了某家特别的餐厅,却不知道什么样的食材是最好的,以及应该怎么样做出来是最好的。
在无限的时空中,人的确是不算什么的。但表达出自己,完成自己,这是生命度过的方式。
等待机缘,天地自会指引我。等种子自然发芽,不管最后有什么结果。
早上比晚上空气中含的水分要多,光线柔和很多,也清澈。晚上就不一样了,经过一天的污浊,光线的微妙程度差远了。
在房间里有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不觉得孤独。突然来了人会觉得孤独。与很多人在一起狂欢的时候,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虚无感,不知道为什么在做这件事。
很多人还是空有想法,但缺少实践。光有好奇心,很容易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