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事件曝光后,对这篇作文题目本身的讨论几乎没有出现,而是用陈建新(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违规事件掩盖了对作文题目优劣的讨论。热衷对陌生文章分析的教师,时常抱怨熟文已失去了进一步解读的空间,为此,就把未被关注过的文章作为解读的价值体现,认为只有这样提供出来的解读,才能彰显能力。而现在出现了一篇,反倒噤声了。
下面是一篇只针对满分作文第一段做的讨论,目的是正一正把“批人、批事代替业务水平”的心虚倾向。此风不除,人人都认为自己远离了苍白和低俗并足以配得上深刻。
由于通篇分析占用戳字时间过多,本文以第一段为例,谈谈什么是用语文的业务角度分析作文优劣。
比如这十处: 1.现代社会 2.实践传统 3.嚆矢 4.家庭的期望 5.社会传统的期望 6.借鉴 7.未来天空 8.树上男爵 9.好过 10.过早
上述几处概念,至今未被讨论,其原因大概是有的属于人们对给出的概念不明白或者不知道概念从何发展而来;有的属于人们认为不用理会,司空见惯,学生用词已经挺清楚;有的属于学生对自己引用的东西认知理解不对而导致构造出的语句是错的……
“现代社会”如果以海德格尔的“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这句话开始,那么,这就是说,海氏这句话是现代社会开始的标志。但是,这对吗?人类开始进入现代社会的那个标志是笛卡尔宣布出来的“我思”。这位考生正好搞反,因为海德格尔说的那句话是现代社会进展过程的阶段性结果,而不标志现代社会的开始。
“实践传统”是什么?是经验。因为经验是从过去了的实践中整理捕获的,这里的“传统”是指向时间维度上的过去,在过去了的时间中,才可以言“传统”。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是以过去的(传统)、经验的(实践)东西作为自身面对世界的导师,从根本上说,即,把过去的、经验的,作为当下进行判断选择的法定价值参照,所以,既然谈以经验作为人的自身存在价值和根据的“”实践传统”已经瓦解,那么,这种“瓦解”当然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现代社会才刚刚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考生忽略了得以保证蚁穴与千里之堤毁败形成因果关系的关键是时间的进程,即,从笛卡尔的“我思”开始,才是进入现代社会的“嚆矢”,而不是等到“瓦解完了”“实践传统”后才标志着开始进入现代社会。综上,本段第一句话添加“嚆矢”一词,概念冗余,而且使本句禁不起针对“嚆矢”展开的考查。
什么是“家庭期望”?什么又是“社会期望”?这些用词如果放在日常语言交流上,谁也不会去追究其概念意义,人人都懂,但是,既然考生以哲学性很强的语句开篇,这就要把上述两个词赋予概念的理解,不能一溜而过。“家庭期望”是指在现代社会开始之前,保证家庭结构稳定
的“经验”价值标准。即,家庭是被“实践传统”(经验、过去为价值标准)所包含的血缘、伦理、宗族等价值观巩固着。“社会期望”,是指在道德、人际交往规范等价值标准,这些也属于实践传统,即属于“经验”范畴。
“期望”是什么?是人作为大大小小的共同体中的成员所追求的“价值标准”。实践传统以“过去”为价值标准,而人们未按共同体中这个价值标准去做,就是违背“期望”。
原文第二句话中的“正”字用的不对,因为既然第一句已经利用海氏的话下了判断----“已经瓦解了”,那么,这个“正”却表达的是现在进行时的语意,那么,到底是已经瓦解了呢,还是“正”在瓦解过程中?从这个字中,可以推断出,考生这篇文章上述几个概念的认识尚不清晰,造成了语句表达时“既是又不是”的矛盾。
“借鉴”一词,用的不对。因为站在“传统的期望”的角度来说,这个“期望”是价值标准,人于其中按照某种规则标准行止,这不涉及借鉴不借鉴,而要涉及执行。
“实践传统”是以时间维度考量的,即过去、经验、古人等词汇的元意义都是以“正确”作为根基的。即,过去的是对的,经验是对的,传统是对的,古人是对的,这在西方称作“古今之争”。而考生在第二句话中,对“失去借鉴意义”的态度不明朗,他到底是对“失去借鉴意义”持什么态度?因为“失去”“借鉴”这类用词所指向的对象一般是积极的、好的、向上的,比如,我们不能说“失去贫穷”或者“借鉴恶魔的凶残”。所以,他在使用“失去”“借鉴”这两个语词时,他给人传递的态度是对“实践传统”的留恋。
第三句“但”字前面,少一句承接性的语句。这句未加入的承接句,应该是用来在总体上陈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普遍价值追求,并且这句的语义要与后一句中的“无垠的天空”相应,这样,再用一个“但”字做转折,凸显“我”对走向“无垠天空”的否定才显得自然。
第一段,考生提出论点的标志词是“好过”,通篇看,考生对为什么“好过”未做集中的论证。为了体现思维精确,考生在“好过”之后加入了一个限定词“过早”,通篇看,后文对这个限定词没有进行必要的论证或照应,即,既然你的具体了的论点是“好过过早”,后文就要针对这个语词多进行论述,即,在什么尺度上说,才是“不早不晚正当时”呢?
第三句中的“看似”这个语词用的不对。因为,“实践传统”被瓦解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无垠的、无参照的世界,所以,不是“看似无垠”。
而本段所明确了的论点的第三句,提到“树上的男爵”,这就标明了考生自处于世的态度。但是,却恰恰推翻了他在本段前两句所陈述所有东西,即:在考生观念里,“实践传统”远未消失,传统期待仍被借鉴,因为,第三句“树上男爵”就是过去了的“实践传统”所给出的经验,这“经验”在他观念里不是瓦解,而是经“我想循……”这种句式宣布为要继续坚守下去。所以,考生第三句的论点句与前两句他给出的事实陈述又形成矛盾。
当“树上的男爵”第一次被提出来,这个男爵在树上,当大半个世纪之后还在试卷中提及,这时候的男爵已经在地上,即,落回到实践传统的经验中。所以,按考生陈述现代社会面貌后,在提出论点的语句中,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继续引经据典。
综观本段三句话,前两句话是喊着“失去了”“瓦解了”,第三句紧跟着又喊出“未失去”“很牢固”,并用一个“但”字加以转折,进而强调了选择第三句价值判断的取向,增强了前两句与第三句的矛盾的程度,而这完全违反不矛盾律。
所以,以考生作文第一段为例子,从考生本人倾向哲学思考的喜好和为了彰显汉文化的文字用词追求,以及考生年龄阶段认知的实际高度考虑,并参照语文教学轻视逻辑思维的价值选择状况和语文学科历史发展来权衡,39分给低了(以阅卷人因不懂而抵触哲学常识或抵触此类文风为标准),55分给高了(被作文中各种暗示性的貌似高大上语言结构所迷惑),本篇作文给分应在52分左右。至于网上评价这篇作文逻辑严谨云云,就多多少少忽略一些吧,写成这样子已经可以了,也不是一两年造成的,从小学到高中,这12年的语文学科教学传统,也不能指望学生思维多么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