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是多样性,并且认为一致性是其构建的必要条件;同时,他还提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存在差异的公民,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共同体。在我看来,在现代社会,这个想法同样适用,我们应该用教育建立共同规范,促进多样发展。
所谓“多样性“指的是个体在行为、思想、个性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所谓“一致性”是指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没有一致性,我们的社会无法安定和谐;没有多样性,我们的社会不能创新发展。
公民社会的构建需要多样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丰富多彩,才是实际生活的本色。因为本来世界就是多样性的。人们由于出身、经历、性别、年龄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原因,所以对世界的认知不可能都是如一个模子出来的。也正因为具有多样性,才能带来相互间的互补与互相参照,好多问题也只有在争辩中才能理出头绪,不会有片面性。
公民社会的构建需要一致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如果只是一味发展多样性,而对市场主体的规制不力,对资本权利和公共权力的约束不够,社会制度的安排不能有效维护道德良知时,不道德的现象就会丛生,就会引发各种唯利是图和权力腐败的问题,进而我们的社会也难以进一步发展。
为了促进公民社会的和谐长久发展,发展教育是我们的不二之选。如果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合乎情理的公共规范,就可以用外在的强制性制度“教育”缺德者学会选择道德,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就可以促进公民的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一个社会只有有了“一致性”的约束,才能拥有“多样性”的自由。我们才可以和谐共处的平台上谋求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
公民社会的“多样性”离不开“一致性”。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搭建“一致性”的平台,推动我们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