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期末考试就剩最后一门了。
宿舍里的姐妹们都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前一天晚上收拾好的行李箱拖了出来。一阵噼噼啪啪,准备着考完就去赶车。每到这个时候,橘子总是不为所动。
因为,对20岁的橘子来说,回家成为了她最尴尬的事情。
橘子的爸妈都不在家,他们在市里租了店面做生意。家就像是一个过年的临时据点,常年无人打理,院子里就剩一堆枯死的野草。每次和家人通话说到家的日子,橘子的妈妈就说:你先在家待着,家里还有你奶奶呢,我们还做一个月才收工……无所谓,反正他们也不在乎我过得如何,橘子说。
父母没什么时间管她,却总喜欢拿橘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比如某某家的小孩钢琴弹得如何好,某某在大学里又拿了多少奖学金,每次和父母打完电话,她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总是说同龄人有多优秀,但是他们出钱给我去学钢琴学跳舞了吗?他们有关心过我学习吗?橘子眼圈泛红了,我也想努力变优秀啊。
我能感受橘子的心情。谁没有被家长拿着互相比较过?但是橘子更令人心疼的是,她的人生除了比较和讽刺,连亲情的陪伴都是奢侈。
小时候,我妈因为工作,常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放学回来自己热饭,自己洗好澡睡觉,无聊了就打开电视,有声音,时间就过得快些。那种一个人待在空房子里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宁愿在街上闲逛,磨蹭到路上的学生都没多少了再回家。很长一段时间,我最怕的一句话就是:你一个人好好在家待着。
对,一个人。
有时,精神上的绝境比物质上的绝境更让人难熬。
(二)
我的好友小顾说,自己这个寒假打算在留校过小年。我原本以为她是因为一个专业比赛。但听到她说,真正的原因是想给自己一点空间时,我还是有些不可置信。毕竟,小顾给我们的感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把自己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有什么好呢?她说:“我爸妈都不在家乡,回去只能寄宿在姑妈家,总是会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寄人篱下的感觉就是饭桌上有自己喜欢的菜,也不敢多夹几筷子。哪怕桌上放了吃的,姑妈没叫她吃她是绝对不会拿的。和同学打电话也不敢太大声。
小顾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攒钱,在未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装修,房子不一定要很大。但是有一个能干的男主人,两个人做着喜欢的事,偶尔拌拌嘴,空闲时邀请三两好友来家里吃饭……外表看似坚强独立的小顾,内心比谁都渴望关爱。
每一个不想回家的人内心都有苦衷。如果不是实在忍受不了,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呢。每次过年,七大姑八大姨谈到一些不回家的例子时,总是不约而同地觉得那些没回家的人就是“不负责,不懂感恩”。对于他们是否有不能回家的理由,并无人关心。也许看到这,有些人会反讥。如果当一个人对于家庭的记忆全都是不愉快的,那么他面对回家犹豫不决也是情有可原了吧。
(三)
有人说:不愿回家的心态是内心的心结没有打开,在隐秘的角落里,他们悔恨,他们悲泣。
昨天,妈妈突然在电话里对我说,“女儿,给你说件事,你表姐有套新装修的房子在找买主,我和你爸想着给你买下来。”我有些吃惊,“妈,这时候买什么房子啊?”她在电话另一头说:“想到你以后要嫁人,不管嫁得好不好,女孩子自己有一套房子,至少底气足些。”我沉默了片刻,一直来,我都很想有一个属于自己家的房子,不用担心是否能随心去装扮它。可如今,当这个愿望有机会实现时,我却没有年少时那么执着,因为,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就算是简朴拥挤的小房子,也有朴素的乐趣,它可是我的避风港。爸妈这些年意识到在我成长旅程中的缺席,在尽力弥补,三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渐渐回暖,能做到这样也挺好,毕竟是一家人,又何必太苛刻。
也许某一刻的你,也曾满腹委屈,固执地觉得自己一个人更加自在,离开那个家,只会变得更好。但是,那是最初给你归属感的地方,就算哪一天,它不再让你感到快乐感到温暖,你也不要抛弃它。人,伤害得最深的永远是最亲近的人,所谓过不去的坎,拉不下的脸面,打不破的隔阂,都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表达爱,不想回家和不回家都是气话,说出这句话的人,没在深夜里后悔过?退一步,和家里打一个电话吧,把之前的别扭和不愉快在电话中融化掉。
希望有一天,买上回家的票搭上回家的车,能成为在外奔波的你一年中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