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评论,是这样的:民谣分两种,李志的,其他人的。
可见对李志评论之高。
在民谣圈里,李志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至少他的音乐之路是最有逼格的,不愧是逼哥。
不愿再唱《梵高先生》
2004年李志的首张专辑《被禁忌的游戏》,2005年的《梵高先生》,以及2006年的《这个世界会好吗》这3张专辑都是李志借钱完成的。那几年他承担了很多,跟生活周旋,被生活教育的写出很多歌。然后作曲,编曲、录音、设计封面、缩混、打印裁剪,自己装盒,跟压CD的工厂谈判, 再到把CD运回并摆放到不同的摊位上,全程参与,比高三班主任还要忙。即使这样,这三张唱片,也让他欠了很多借款。
于是,他开始走上了巡演之路,努力挣钱还债。义乌是最后一场,台上的李志抱着吉他,他有些喝多了。前奏想起来的时候,带着醉意的李志沙哑对台下的观众说:“你们不要再唱,我一个人唱。”后来,他说再也不会唱《梵高先生》。也许是因为没有当时写歌时候的心境,唱不出来了吧!
也许没人能够理解李志,但有人也说过,一首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就与他无关了。我们在听李志,在听《梵高先生》,其实最终,听的不过是我们自己而已。
关于回忆的回忆
每个人都有无法忘记的过去,你是将它深埋在心底,还是唱出来、写出来,都取决于自己。
我们听到的李志,很多都是他的过去。《关于郑州的回忆》、《天空之城》……仿佛每一首歌中都有一个女主角,也许他们没有明确的关系,也许只是朋友而已,但是缘分就是这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到了李志这儿,就应该是把你写进歌里了。
不断对抗,走自己的路
2010年9月,他推出了第五张个人音乐专辑《你好,郑州》,在李志官方网站上线,提供全部视频音频资料,以“免费下载,自由出价”的方式对抗当时泛滥的网络数字盗版。
他曾经做过“先看演出后付费”的尝试,却遭遇失败。
他放弃实体唱片,专心和音乐网站版权死磕、在微博上以严密逻辑掀起一阵阵骂战……这后来的所有有人称之为“行为艺术”,也是“逼哥”名号的由来。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包括我自己,因为李志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