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几个契机,打算就学习的方法论做一些探究,不过目前的结论比较多受个人及身边人的经历以及样本容量限制,试图梳理出来,权作一个小小的开始。
一、什么是学习方法论,为什么需要探究以及怎么探究
维基百科里关于学习的定义是:
学习是透过教授或经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化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
还有一种更简洁的、结合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说法是:
学习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内在倾向与能力的较为持久的好变化。
我比较偏向第二种解释,里面有几个关键词:经验;较为持久;好变化。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包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不停的进行学习,而且这个过程永无止境。在信息更替速度如此之快的现在,如何接受学习新事物新思想并化为己用,更是一件大大提升生活品质、助力个人发展的要紧大事。而学习方法论则是用来指导学习的东西,如果能够用适合的学习方式指导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带来“行为或内在倾向与能力的较为持久的好变化",由“马太效应”可知,收益必然是大的。
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论?
纵观过去的人生,虽然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各种各样的学习,但方法大多是被灌输的,譬如最开始的家庭教育会教你如何待人接物,后来的学校教育会教你如何学习经典知识,搭建知识体系等。这时的学习方法论是被动的,来自于一些经过经验验证或因受施教人本身局限而受限的“他人的模式”。因为从小接受这些方式,所以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沿袭这种根深蒂固的方法论而忽视对学习方法论本身及其个人适用性的探讨,即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效果也要打些折扣。
但这种“习以为常”不一定是适合我们自己的,鉴于学习这件事的重要意义,相应的对学习方法论的探究也因此显得重要起来。
然而想要研究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本身原有的学习习惯经过长久的练习强化,已经全方位渗透到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中,很难完全跳脱出来进行独立研究,另一方面外界因素干扰的影响也十分繁多不可控。对此,目前想到的一种处理方式是暂时用“黑匣子”把期间的脉络纠葛装起来,然后就个体本身进行实验,从一个简单的切入点着手,经过“观察、假设、实验和总结”,不断循环精进,最后达到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方法论归纳 v.1.0
1.持续的努力
技能习得需要长久的训练和学习,《异类》里格拉德威尔提出了“10000小时天才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越是成长,越是能感受到努力的重要性,所有在某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必然为此付出了持久的不懈的巨大努力。
这里需要区分考试成绩和技能习得。考试成绩高并不意味着习得了技能,考前突击刷题的,就算有个好成绩,所学知识也并不扎实。两者的技能和学习方式各有其应用场景和优劣性。前者是时间条件有限情况下实现目的的一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抓大放小,而后者则是稳扎稳打的内化为自身的持久的习得。类似扎实的获得80分后向后面20分的冲刺,而很多东西的高下就体现在这最后20分的处理。
在理解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耐心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2.环境辅助
这里的环境辅助简单来说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比较适合成长的环境,它往往是温和的,这里的温和不是没有原则的“放任”,更倾向于一种对学习初期的包容和关怀,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人们总是容易陷入未知的迷茫和对自我能力的怀疑,有个温和的环境更大概率上可以帮助初学者度过最开始最艰难的时候,直到逐渐变得强大能够抵御;一种则是适当的刺激和成长机制,刺激像动力,而成长机制则类似轨道,带有指引的意味,同时也是一种正向牵引。
当然上面的两种情况并不绝对,只是在比较大的概率上,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样的也有一定的弊端,需要结合对自身的认知和外在环境做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3.学习效率
这里的学习效率指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能更加有效的学习,因为人的局限性,学习的效率并非完全尽如人意,但近期我会发现,有一些规律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a.目的导向:人在目的强烈时,学习的主动性会被激发出来,定向筛选信息,帮助目标实现。当然这势必会对信息的多元化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需要取舍。
b.从上到下:之前我们学习的时候更多是从下到上,即从一些事实特例入手,慢慢总结归纳出结论。这符合人们认知东西的发展规律,在学习初期各方面素质不太强的时候可以比较容易地上手。教材的编排方式也多是这种。但随着学习体系的完善知识的填充,不少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之前不太清楚的东西,后来再深入到原理后就渐渐明白了,而我们之前学的不少东西,譬如直到高中的物理知识,可能都是某个理论下的特例而已。但在学到这个理论之前,我们都以为所学知识即是全部了,并没有一个宏观上的认知,无章可依,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而且根据金字塔理论,从上到下其实是一种更容易被人类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所以,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先搭框架,看看导语或目录,大概有个数,之后再填充细节。这样说不定效率会更高些。
c.慢就是快:囫囵吞枣,焦躁地试图一口吃成胖子很容易落入“虚假的繁忙”,颇有点以战术上的勤奋寻求心理安慰而无甚用的意思。拿比较熟悉的学业来举例,诚然刷很多题会对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但其实投入产出比很低,很多时候彻底吃透一道题,举一反三加上适当训练可能要比单纯的做做做却一知半解来得高效很多。而且慢慢会觉得,很多东西本质上存在一定的通性,但这需要深入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发现。而且因为自身精力的局限性,相比不停变换,在某一个领域持续钻研,获得比较深入地理解和一定的积累后,如果还有兴趣做拓展,说不定会快速不少。而前一个领域的积累也有助于在其他的一些方面帮助提升,譬如找到同类分享交换,领路人和同伴,信心和支持等
d.适当的刺激:人的激情是容易退却的,除了有强大的本源驱动力外,适当的刺激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譬如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往往事半功倍,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刺激(在语言不通的地方,我们为了尽快地融入,会有很强地意愿去沟通、运用、获取信息……)可以类比考试前突击复习那种强烈的紧迫感和高目的性,再加上不停的环境强化,效率势必会比较高;再如很多成绩不错的朋友在复习预习时都会选择先从头往下看,看到不会的不熟悉的再回去翻。其实一个人很难长久地保持专注,所以后面遇到不会的再回去翻相当于提供了一种外在刺激和应用场景,从而在短时目的和刺激的作用下,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看完书后适当的做题应用也是类似的道理;再分享几个个人体验,我在确定现在的工作方向之前在几个相关但不尽相同的领域之间有过一些经历,后来发现这种辗转很有意思,它帮助我从多个维度更丰富地理解和看待了一些问题。在某一个领域呆久了,难免会出现增长曲线放缓以及一定的怠倦期,而转换领域可以帮助我获得对行业之间共性和特性的一些基础认知,也会对一些观点有更深入和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解;有几次对问题思考良多无果,在转换环境后,因为一些新的体验刺激,恍然大悟。
e.不断调整总结,循环往复:任何一个理论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的实验样本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态度。前面有提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并不容易,但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通过不断地调整反思归纳再实验,我们会向着我们想要的状态逐渐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