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喜欢的,都是别人希望我喜欢的。”
不久前,朋友文倩找我倾诉。
她自小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连课都没逃过;
她在法院工作,朝九晚五不加班;她有个交往两年的公务员男朋友,亲戚介绍的,明年结婚。
二十过半,她就过上了亲戚朋友口中“令人羡慕的生活”。
可她说她不快乐,她听了所有人的话,所有人都对她满意,可她从未活成自己。
“因为你听取了太多别人的建议。”我对她说。
02
从小到大,总会有人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建议。
母亲说:“今天天太冷,你得穿秋裤!要不然等你老了会腿疼。”于是你忍受了一天的燥热。
父亲说:“学文学没出路,学会计多好?将来好找工作。”于是,对数字不感兴趣的你,把高考志愿改成了会计学。
大学班主任说:“去创业公司不稳定,还不如去机关单位工作,这个机会你可不能错过。”于是本打算去开疆扩土的你,将《公务员考试丛书》放入了自己的购物车。
单位领导说:“你都二十八岁了,不要老想在外面飘了。这工作多好,可以干一辈子。”于是你默默删掉了《离职申请》,在这个并没有任何发展职位上又空耗了一年。
我们本希望通过别人的建议,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可更多时候,别人的建议却让我们更加迷惘。
03
或许,那些建议根本不适合你。
父亲年轻时,会计的确是个很吃香的职业,写文章根本养不活自己。可他不知道现在新媒体蓬勃发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已研发出能够取代人工,且效率比人更高的财务机器人。
大学班主任也许并不是他同龄人中最优秀的一个。年轻时,他也试过、闯过,可都没有成功。他把自己的经历投射在你身上,他的建议,饱含人到中年,却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你领导的话,可能仅仅是为了留住你。公司的弊病他看得比你还清,可是他并不想这么快失去你这个“壮劳力”。
那些乐于给别人建议的人,有着自己的局限或目的。
他们有的碍于视野、知识面的偏差,提出的建议已经不合时宜;
有的把自己的经历带入你,他们的建议,知识对于自己人生的抒发;
更有的给你提出建议,仅仅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你不去思考,就按照他们说的去选择,那你很可能会错过那条更适合你的路。
04
有时候,并不是别人的建议“出了错”,而是我们的理解“走了样”。
媒体人刘同曾在《职来职往》节目中,遇到过一位深谙他建议的年轻人。
年轻人本是个销售的好苗子,偏偏一门心思要去做策划。
在场的18位BOSS纷纷给他灭了灯。
下场前,他对刘同说:
“我一直记得你给青年人的建议——如果想要成功,一要坚持,二要不要脸,三要坚持不要脸,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话未说完,他就被刘同打断。因为刘同原话的意思是:年轻人要找准自己的方向,一旦选好方向,就要坚持下去。可这个年轻人却只记住了后半句。
05
我们会倾向于忽视那些与自己观点或是决策相悖的信息,而重视那些与自己观点或是决策一致的信息。
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作“确认偏见”。
我们相信自己的观点,就会格外注意他人的话语中,支持我们看法的方面,从而使自己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有的时候,别人的建议的确是忠言逆耳,但我们自己却理解成了另一种含义,于是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我们选择汲取他人建议前,要先想想,自己是否已经把别人的建议理解清楚。
06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别人建议的原因是:
太不了解每一个选项,也不想费力去自己思索,直接去问“过来人”的建议,多省事?
就像儿时乡下外婆,总是嚼碎东西喂给我们吃,虽没什么营养,但吃着不费劲。
我们去听大师课,是为了汲取大师成功的经验,妄图不付出什么努力,就能突破固有层级;
我们去向每一个有才学的人讨要书单,是为了让自己只看几本书,就能像他们一样才华横溢,殊不知,他们的才华背后,有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
我们找工作、择偶都要听取他人的建议,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因为我们既不想花心思去考察,也不想对自己的选择完全负责……
有时候,并不是别人的建议限制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选择成为一台只会接收和执行的机器。
07
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选择困扰着。别人的建议,似乎并不怎么靠谱。
当我们遇到问题,或是“不可兼得”的选择时,怎么办?
美国作者布朗的《如何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你需要:
1 明确自己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2 写下这些问题是由怎样的原因引起的。
3 这些问题中,有哪些不能清楚的表达?尽可能地把它们表达清楚。
4 写下每一个选项中的优劣。
5 想清楚你写下的这些信息中,有没有你的主观臆断?
6 你发现干扰性的原因了么?
7 看看有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
人的一生很长,长到没有一个人,能够陪你走完全程;
人的一生很短,短到还没有活成自己,生命就即将结束。
愿你能够承担起自己人生的责任,活成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