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也算是一个老书虫了。从中学时期,喜欢上文字,路边的卖书摊、家附近的书店是我常常光顾的场所。那个时候没有太多钱,只是站在书前翻一翻也是一番享受。上高中后,我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文学作品(之前看的都是文学杂志)。即便我后来大学读中文系,后来又读中文系的研究生,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怎么会读书的人。不管我怎样读,我读的书的数量都很有限。读研的时候,那些大块头的理论书,有的时候能用上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之后,似懂非懂,也只能如此。因为书读得少,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心虚,但似乎也一直没有去想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今年突发了读书的渴望。尤其因为读了这么多年书,没什么积累而懊恼,想系统的学习一下。机缘巧合,遇到了彭小六开设的知识管理课程,才知道读书也是有方法可循的。也就有了后续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跟读书有关的书的想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下与我相遇的。
这是一本讲如何有效阅读的书,我的关注点亦是放在“有效”两个字上。那就先说一下毕业后,我在读书这件事上,做过哪些无用功吧。
一本书不论难易,从头读到尾。(貌似有强迫症,一直如此)
工作后的读书,只求读完,不求甚解。基本看一本扔一本,不做任何笔记。(上学时期是有老老实实做笔记的)
读书杂乱,没什么条理、系统性。书与书之间常是毫无关联。(因为是个好奇宝宝,读书全凭兴趣)
用电脑、手机、kindle替代了纸书, 看完即忘。想不起来,也懒得一页一页往前翻了。(因为第一份工作是做数字出版,我应该是很早就接受了电子化的)
用手机拍照替代做笔记。(事实证明, 最终也只是拍了一张照片而已)
有着这样一些读书的坏习惯,我也很好奇当年是怎样毕业的?能最终把论文发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也很出乎意料。今天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回想读研时光。突然发现当时在校的读书方法,竟然跟书中讲的某些点暗合。比如
1、读书的目标目的很明确,一开始就锁定范围
读研不同于本科学习,更聚焦。往往在读研的第一年就会选定研究方向。有了方向读书的范围就锁定了。所以我的研究生时期,貌似只研究了一个方向。真的不是大家想的学识广博。
2、确定方向后,分维度进行主题阅读
我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某个作家的作品研究,于是我做了以下几个维度的主题阅读。
1、所有作品通读
2、作家自述及访谈资料
3、学界相关文学评论、论文 。 论文之间仍会根据不同主题分类阅读。
4、境外翻译作品及影响、评价
5、对作家所处同时代作家作品阅读,比较差异
6、对作家有影响的作家重点作品阅读
这样有脉络的读下来,我对信息的掌握应该是很全面的。经过筛选,淘汰了那些无用的信息。然后再从其中找对我触动最大的内容,继续按照脉络深化阅读。后面就用到了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介绍的记笔记的方式,对感触颇深的地方做记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对做记号是这样描述的:
首先,要学会做记号。具体方法如下:
1.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 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页折起来;
3. 标记:再重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入过第三次阅读后仍然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其次,要学会做标记。可以用以下不同的画线方式对标记对象区分:
1.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重要”和“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2.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和“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利用”的情况;
3. 圈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次、关键词和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而我做标记的方式,相对简单。
1、通读的时候,会做折页。
2、有感觉的地方,会用划线的方式标记出来。旁边空白处备注自己的所思所想。
3、对论文写作可能有帮助的文字,详细摘抄,并备注出处、页码及自己的评论。
看过《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才发现第3点其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书中是这样讲的:
1. 在笔记本的顶部记录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2. 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并用“O”标记;而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感想和补充说明则标上“☆”,以此作为区分,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
3. 根据对作品的重视程度改变笔记的写法,比如像“文件整理技巧”一类的纯使用技巧书,可以只标记“☆”并总结要点。如果是小说等休闲读物,可以直接分条书写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
4. 摘抄时只摘抄让自己感动或心动的段落,通过严选文章来减少摘抄量。
别小看这摘抄法。读研期间,我阅读过的上千篇论文,文学作品经典语句,由于用了这个方法,有着详细的出处、页码及评论备注,最终的论文成品全靠那厚厚的两本笔记来按图索骥完成的,可谓记下来的全是精华,以致保留至今仍珍藏着。强烈推荐大家用这种方式来管理自己的读书生活。几年积累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除了以上做标记的方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很实用的方法,比如用笔记来管理自己的购书行为。哪些书是一定要购买的,不妨列个书单。防止自己在购书上浪费太多时间,及浪费太多的银子。只需要一页A4纸,打印出来,贴在笔记本上,随身携带。一个本子用完了,还可将清单撕下,贴到新本子上。非常方便。购书清单上只要简单列上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这样几项信息即可。如果知道具体是哪一本书甚至可以只记录书名,不必写这么详细。
如果笔记记得很多,不方便查找。还可以如编辑一本书一样,给笔记本做一个简单的页码目录。以下是我对1月份自己记的笔记做的补充目录,确实方便实用了很多。前面未页码,当然你也可以写在后面。
一个本子用完了,还可以给笔记本进行编号。通过Excel来管理具体哪本书的笔记在哪一个笔记本 上。具体方法不详述。当你累计了十本甚至上百自本笔记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个丰富图书馆的有效检索方式。小方法既实用也不麻烦,不妨都实践一下。要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所谓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