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积极废人"一词晋级成为了新的网络热词,这个词用来指那些爱给自己立flag,但是永远做不到的人,这些人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
网络热词能"热"起来,因为这些词用来形容我们确实异常的精准到位——第一次看到这个词便深感膝盖中箭。
看,有多少人从之前的"佛性青年"过渡成为了现在的"积极废人",从不争不抢到拖延晚癌,变着方式颓丧,没变的是依然摆脱不了"隐形贫困人口"的属性。
拿自己来说,几乎每一学期刚开始的时候都怀着"建国立业"般的雄心壮志,给自己立下一大堆flag,毅然地列下了每个月的计划清单,还像模像样地为各个计划画下了进度条,以此来昭示自己认认真真执行计划的决心。
等到月末的时候,再拿起那份清单,发现进度条上大多都还停留在最左端,能够完整完成,在一旁打上"√"的几乎没有。
flag随即一片一片倒下,伴随而来的是自己打自己脸的火辣辣的痛感。
于是叹惜这个月怎么又咸鱼地度过了,然后用"积极废人"来自嘲、自我调侃,减轻内心的负罪感,随后又继续一个月一个月地循环下去,直至一个学期结束,然后再叹惜这个学期怎么又什么都没学到就过去了。
仔细想想,"积极废人"只不过是给"废人"加了个修饰词而已,再积极也摆脱不了是"废人"二字,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等同于"咸鱼"而又听起来比"咸鱼"高大上一点的名词,而我们却拿它用来自我麻痹。
显然,许多"积极废人"都是因为有拖延症,才使得那些计划无功而返,而拖延的原因,便是日渐被我们遗忘掉的紧迫感。
一份认真做半小时就能完成的实验报告,硬是拖了一个上午没做完。一个设好六点半的闹钟,醒来硬是躺床上刷手机刷到错过早饭时间。一个规划好日子想去旅游的地方,硬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迟迟没有动身。
用一句话来总结积极废人的真实写照那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想想自己参加高考那一年的这个时候,争分夺秒恨不得能把一分钟拆成两分钟用,而现在却放纵"拖延",大把大把的挥霍时间,会不会对当年的自己少了几分遗憾?
能够安稳的生活是幸运的,但这种生活也容易让人缺乏紧张感,提不起干劲,特别是像我这种自律性不能更差的人来说。
不能否认想要做某一件事并且为之做出前期计划,努力的初心是好的,但与之匹配的却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颓废行动力。
表面上看是在求进步,在渴望不断改变自己,实际是在给自己营造一种“我很上进”的幻象,来掩盖自己的懒惰。
不想再假装积极,也不想再掩饰懒惰,低质量的勤奋还不如高质量的偷懒,真要积极,哪需要立什么flag,立马行动永远胜过纸上谈兵。
敲下这篇文章的今天,也在开始尝试一点一点的将那些坏习惯从我自身剥离,开始尝试早上不赖床,多呆图书馆,晚上忙完手头上的事赶紧上床睡觉...一点改变总好过一成不变。
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嗯呐,我迟早会摘掉积极废人的标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