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的傲慢 同一种偏见
台风来袭,风张牙舞爪、雨轰隆隆坠落。
这样的雨夜,最适合窝在沙发上喝点热乎乎的东西、看上一部老片了。
很早以前翻过《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几年前匆匆撇过电影。也不知道为何,最近特别想再看一看,一帧一帧,不快进、不急躁。
诚然,这是一部爱情片。可我更愿将它看作是自我成长片,一部不断打破自我偏见、获取新成长的个人史。
伊丽莎白是小地主的女儿,爱阅读、聪明机智,有主见不盲从、也不势力不攀附,气质清新脱俗。
第一次舞会上因为达西面无表情、说了不那么友好的话,第一印象并不好。
再加上韦克翰恶意中伤、外界对达西的不良传言、姐姐与查尔斯感情不顺等等因素,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解一而再再而三加深。
伊丽莎白心气是高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傲慢的。她对达西的偏见,是不同阶级的固有偏见,也是善良遭遇别有用心欺骗后的偏见;是眼睛看见的偏见,不是心灵感受到的偏见。
达西则刚好相反,其实从第一次见到伊丽莎白,便被她动人的气质吸引。而后多次相遇,虽极力装作淡定自若,终究克制不住内心向伊丽莎白表白。
然而,达西也是傲慢的,从他一直以来呈现出的形象;更是对伊丽莎白的父母亲、伊丽莎白的妹妹们心存偏见。
达西的偏见也是由于相信眼睛即是所见,忽略了内心的感受。诚然,伊丽莎白的母亲和两个妹妹都希望进入贵族之家,是很市侩,但这并不是伊丽莎白的错;而且伊丽莎白的父亲其实一直都支持女儿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要因为对方富裕而影响判断。
所见即所得,但所见有时候又并非所得。因为所见也是可以被控制被呈现的。
2 破除成见 有章有法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部个人成长史呢?
曾经看过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书中说到人的看法其实自己是对其他人或者物的映射。
达西也好、伊丽莎白也罢,他们对彼此的误会不过是个人思想的另一种呈现。
但是达西和伊丽莎白最终能成功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在于二人终究打破对彼此的误解、也终于打破自己心中的成见。
外形、身份、生活、阅历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爱情是这样、生活和工作也是如此。
偏见或者说成见的破除非一朝一夕,但方法可以试试。
第一,冷酷诚可贵,解释仍必不可少。
伊丽莎白对达西误解加深的重要导火索在于她认为达西在查尔斯耳边煽风点火破坏了她姐姐的感情,以及他对韦克翰的冷酷。
以达西以往的性情,既然你误会我那就随你误会好了。但是这一次,他选择通过书信的方式告诉伊丽莎白事实。伊丽莎白心中咯噔了下,第一次,她在想是不是并不完全是达西的错?
如果总是以“我是对的无需多言”的心态自居,没有言语、也没有行动,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只会越来越深。因为了解事实的真相是需要沟通和交流,也是需要时间的。适当的解释其实会减少沟通成本。
所以,不是说沉默一定不是金,但如果必要的解释可以让金子提前发光,又何乐而不为呢?
试想,如果爱人误会了你,为什么不能轻轻说一句呢?
如果同时误会了你,为什么不能以恰当的解释消除误解呢?
第二,非本位主义。
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站在二者所在的阶层观察对方、评价对方,一开始进展所谓阻碍重重。
后来正是达西试着冲出门第观念、伊丽莎白也尝试不以小地主女儿的角色和身份去看待达西,两人才逐渐以心与心的距离逐渐贴近彼此。
其实,本位主义也可以理解为天然的自我视角。爱情里,总会从自我出发,忘了可以从对方的立场想想症状所在。工作中,总是听到部门之间争议最多的就是本位主义这个词,忘了如何从共同利益角度解决问题。
有时候甚至我们知道要破除本位主义的自我视角,但实践依旧很难,因为这是天然与人性相悖。
只有刻意训练,多尝试才能有可能不从本位主义出发看待问题。
第三,敢于承认错误。
达西和伊丽莎白能终成眷属的重要原因在于两个人在剧中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伊丽莎白最后跟父亲说:“我错了,我一直都误会他了。”对于心气高的伊丽莎白来说,承认自己的成见不是那么轻松的事,但她敢于这样说。达西在雨中向伊丽莎白告白时,也坦然说出自己之前的错误认知。
不想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确实即便是聪明人也会犯错、理智的人也有失去理智的时候。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误会别人或者对事情理解不对的地方。但敢于承认错误却是不容易的。敢于说一句抱歉或者不好意思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之前有人对我说过你很自信,我说是的但是不能自负。他说自信容易引起自负。我说对的,所以需要不断反思自省,如果错了就承认自己错了。
《傲慢与偏见》,一部两百多年前的文学作品,一部十五年前的电影作品。时隔多年,仍然觉得写得好像就是生活中的你、我或者是他,依然令人动容。
这样的雨夜,最适合窝在沙发喝着热牛奶,看剧、码字了。
作者简介:番茄和蛋蛋的故事,小短腿跑得远、脑洞大脑袋小、爱笑爱吃